12 年前當醫生說我是大腸癌三期時,真是慌了手腳,連頭腦都停止運轉,只是忙著寫遺書~呵呵呵。有老和尚要我多拜佛消業障;有名醫他說每天吃16顆保健藥丸喝電解水免開刀;有人要我多運動,有人要我吃這個不吃那個;有人說我疏於誦經.......;因為癌症,我生平第一次,同時得到這麼多關愛的眼神與不少的壓力。是壓力無誤!病入膏肓時,還要微笑以對。而之所以提起前塵往事,是因為2017年愛詩網的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盛典開始了,今年要和大家分享前賢們遇到人生苦難時的趨吉避凶之道。因為台灣的特殊海島地理位置,據說是秦始皇、漢武帝求取長生不老藥的蓬萊仙島,但也是造成我們多天災與世界強國覬覦的人禍處境。是故,無語問蒼天時,焚香祝禱、貼門神、進香還願,都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方法,而更希望天子百官愛民如子。其實說真的,在臺灣庶民百姓的內心深處,藏有一種與眾不同的DNA,且聽我娓娓道來。
苦雨
年華初度倏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
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
可憐粟賤貧如許,又值秧寒插不成。
料想天心應有主,肯將物候誤蒼生。
〈苦雨〉描寫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已經下了二十餘日;雖然布穀鳥聲聲催,但天公就是不做媒。因為脫序的氣候,農夫即使下田插秧,際此陰寒濕冷的土質仍然不適合稻穀成長。作者雖然叨叨絮絮,但仍然抱持一線希望。作者鄭用錫(1788-1858),道光3年(1823)中進士,是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以來第一位進士,所以有「開臺進士」美稱。本詩有二個版本,一是流通較廣:「年華初度已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可憐柳絮飛仍墜,又值秧針插未成。為祝東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誤蒼生!」出自次子鄭如梁於鄭用錫過世十二年後,委託福建舉人楊浚所編修的《北郭園全集》,其內容部份經過刪減與潤稿。另一是《全臺詩‧第六冊》所載,以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珍藏的《北郭園詩鈔稿本》互校;1997年經台大黃美娥教授考據,較接近鄭用錫作品原貌,但內容不齊;今採用此,也是愛詩網所載版本。
此詩七言律詩,押庚韻。這首詩的精彩處,乃在於作者由時間、空間、人物,逐次加強引證這場雨,真的是一場「苦」雨。首聯,以清明二字表明時空,也以「陰雨連旬尚未晴」點出詩題〈苦雨〉的創作動機;是故,首聯直接破題:才剛過完年,竟然不知不覺地節氣就來到「清明」,其以代表急速的「倏」,對比第二句的陰雨連旬「尚未晴」,也就是下了二個旬,一共20天的雨,是長、慢、久、很久,非常久。而楊浚潤飾版,將「倏」改為「已清明」,是與「尚未晴」形成對句,但詩意少了時間快與慢(久)的對比;而且七言律詩第一聯並不需要做對句,所以「倏」還是用得生動。
頷聯,接著記載清明節前後,農業社會的日常是掃墓與插秧;而以「麥飯」透露窮人家,只能熟煮磨碎的麥上墳。用這粗厲的飯菜緬懷先人,其內心應該是充滿愧疚又無奈;而外在的布穀鳥聲聲催,終究還是因為陰雨綿綿,延誤了插秧好時節,此聯喻身心內外交迫之苦。頸聯,再以大環境的粟賤、秧寒,貧如許及插不成二組對句,加強苦的力道,而此正說明創作的背景。稻價已賤,又逢陰雨連旬,以致「秧寒插不成」;這比起屋漏偏逢連夜雨,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連想奮發改善的機會,一‧點‧都‧沒‧有。
前三聯已將情境帶到很苦、非常苦;可以想見,尾聯一定是準備要罵老天爺了。但是,古有明訓不可指罵天地,所以作者將情緒做個有趣的轉換,以緩和的「料想」來猜想、揣測,言:「料想天心應有主,肯將物候誤蒼生」,說老天都有好生之德,怎麼可能延遲耽誤動植物隨季節變化的生長周期。此「肯將」是反問,表示哪裡會亂了時序。是故,尾聯祈請老天,讓物候時令早早回歸常軌,百姓方能如期播種、插秧,慶豐收。此與編修版的尾聯意思相同,只是楊浚將「料想天心應有主」具像化為爐香乍爇,祝禱於東皇,也就是司春之神。而此流露了作者悲天憫人的胸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類只是生存於宇宙中的一個小個體,面對大自然的天災地變,只能敬畏;因為想要以最現代的科學來左右氣候,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相當有限。因為科學所告訴我們的事實,雨是經由太陽照射,將海洋河川的水蒸發,遇到冷空氣成雲,而當雲層太厚重即會下雨;再加上整個地球種種的大氣變化,才導致陰雨綿綿連二旬。但是古今皆然,當我們遇到困苦時,總希望有個萬能的人,乃至神來幫助我們趨吉避凶以度過難關;所以作者也不例外地於尾聯言「料想天心應有主」。而人類趨吉避凶的心態,應該是不同地域之間,之所以產生各式各樣多元風俗民情,及宗教信仰的緣起。
癸巳(1893)歲除,祀灶神,署舊例亦古禮也。宋汴京故事謂之「醉司命」,至謂「灶神」,朝天白一歲事,故前期禱之。二首
(其一)
不敢操刀枉薦羊,(用後漢書陰興傳事)
整衣再拜爇鑪香。
天公若問貧官事,
日日廚頭野菜香。(時於廚側甫闢菜畦)
(其二)
廚門淨掃上鍋鐙,(湘俗:除夕於鍋中點鐙,謂之鍋燈)
爆竹聲中待漏興。
莫笑狂憨無媚態,
使君風骨尚棱棱。
司命真君--灶神,主司一家人飲食的神,其應該也是平民百姓追求趨吉避凶的心態上所產生。依文獻記載,祀灶是古時五祀之一,大約於商、周朝代就有的風俗。原籍中國湖南的唐贊袞,道光十一年(1831)移臺定居,於光緒十七年(1891)任臺南知府,署理臺灣道兼按察使。他深知所任官衙也有祭祀灶神的習俗,因此寫詩描繪自己焚香祝禱之事。此詩為七言絕句組詩,共兩首。
第一首:據《後漢書·陰識傳》記載東漢陰氏家族以黃羊,即是狗,祭祀灶神,後暴富三世;眾人認為他們是得到灶神的賜福,所以後人皆爭相於謝灶時敬備黃羊。然而,作者開場卻以「不敢操刀」言他沒有學陰氏家族;其實重點在「枉」,他不想犧牲黃羊來當供品。此猶如清朝‧嘉慶君於黃鉞《畫龢豐協象》之《黃羊祀灶》圖御筆題詩「至孝曾傳陰子方,自茲祀灶用黃羊,心期富足近於媚,養福修身致熾昌。」雖然沒有敬備三牲,但仍然以「整衣再拜爇鑪香」來表達對灶神的敬意。此「不敢操刀」與「整衣再拜」對句,有其連續性;雖說「不敢操刀」,但我肅穆「整衣再拜」;不想「枉薦羊」,但我虔誠「爇鑪香」。
中國民間習俗,灶神會於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升天庭,向玉帝報告一年來一家人的善惡;所以第一聯作者解釋了他的虔敬之心。第二聯,於謝灶日不能免俗地叮囑灶神:「天公若問貧官事,日日廚頭野菜香」;也就是謙虛自言,天公若問起我,記得說我安於平淡,樂於日日廚頭野菜香。可見送灶神,大家最在意的是灶神的簿子裡,這一年來寫了多少圈圈叉叉,如同清朝鄭大樞在〈風物吟‧其十〉所言:「紙馬幢幡送灶神,山肴野簌雜前陳。廚門長幼交羅拜,頻祝休言辣臭辛。」佳肴備滿桌,長幼交羅頻叩禱,就是請灶神不要將那些不可告人的「辣臭辛」講出來。眾人希望灶神能幫忙多多美言兩句,盼望來年天官賜福;因此灶神的神像兩旁,通常有句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據說供桌上除了山肴野簌之外,其實最常敬供的是麥芽糖;所以有「米酒餳糖祭灶神」的詩句,而當然就有「祭灶糖」這名詞出現,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粘住灶神的口,讓衪甜在心裡美言在嘴裡。
第二首:第一聯,以「上鍋鐙」表達謝灶,「待漏興」作者想像灶神在天庭等待向玉帝報告的英姿;而至於何時見到玉帝,作者以「爆竹聲中」來顯示時間近過年。因為民間習俗是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謝灶,而正月初四接神,灶神再度下凡,回來繼續監督百姓的日常。第二聯,作者用了狂憨、無媚態、棱棱來描繪灶神身為使者剛正不阿的風骨;請大家放心,鐵定據實以告;這暗示不用滿桌的甜糖「近於媚」,還是好好的「養福修身」即能致熾昌。
●清黃鉞《畫龢豐協象》之《黃羊祀灶》
清朝嘉慶君御筆題詩,勸勉生民百姓勤修無逸;但是市井小民當然認為甜滋滋的送灶糖會比較有用。無畏灶神每日記下言行的好惡,主要是深信好事有好報的因果觀念。而這也是民間宗教信仰,來到二十一世紀仍然盛行的原因;因為天下蒼生的心中,永遠懷有一絲明天會更好的希望。
【參考資訊】
1、愛詩網:
苦雨: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207
癸巳(1893)歲除,祀灶神,署舊例亦古禮也。宋汴京故事謂之「醉司命」,至謂「灶神」,朝天白一歲事,故前期禱之。二首: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