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苦雨詩.JPG

 

  12 年前當醫生說我是大腸癌三期時,真是慌了手腳,連頭腦都停止運轉,只是忙著寫遺書~呵呵呵。有老和尚要我多拜佛消業障;有名醫他說每天吃16顆保健藥丸喝電解水免開刀;有人要我多運動,有人要我吃這個不吃那個;有人說我疏於誦經.......;因為癌症,我生平第一次,同時得到這麼多關愛的眼神與不少的壓力。是壓力無誤!病入膏肓時,還要微笑以對。而之所以提起前塵往事,是因為2017年愛詩網的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盛典開始了,今年要和大家分享前賢們遇到人生苦難時的趨吉避凶之道。因為台灣的特殊海島地理位置,據說是秦始皇、漢武帝求取長生不老藥的蓬萊仙島,但也是造成我們多天災與世界強國覬覦的人禍處境。是故,無語問蒼天時,焚香祝禱、貼門神、進香還願,都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方法,而更希望天子百官愛民如子。其實說真的,在臺灣庶民百姓的內心深處,藏有一種與眾不同的DNA,且聽我娓娓道來。

 

 

苦雨 

年華初度倏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

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

可憐粟賤貧如許,又值秧寒插不成。

料想天心應有主,肯將物候誤蒼生。

 

 

  〈苦雨〉描寫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已經下了二十餘日;雖然布穀鳥聲聲催,但天公就是不做媒。因為脫序的氣候,農夫即使下田插秧,際此陰寒濕冷的土質仍然不適合稻穀成長。作者雖然叨叨絮絮,但仍然抱持一線希望。作者鄭用錫(1788-1858),道光3年(1823)中進士,是臺灣納入清朝版圖以來第一位進士,所以有「開臺進士」美稱。本詩有二個版本,一是流通較廣:「年華初度已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可憐柳絮飛仍墜,又值秧針插未成。為祝東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誤蒼生!」出自次子鄭如梁於鄭用錫過世十二年後,委託福建舉人楊浚所編修的《北郭園全集》,其內容部份經過刪減與潤稿。另一是《全臺詩‧第六冊》所載,以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珍藏的《北郭園詩鈔稿本》互校;1997年經台大黃美娥教授考據,較接近鄭用錫作品原貌,但內容不齊;今採用此,也是愛詩網所載版本。

  此詩七言律詩,押庚韻。這首詩的精彩處,乃在於作者由時間、空間、人物,逐次加強引證這場雨,真的是一場「苦」雨。首聯,以清明二字表明時空,也以「陰雨連旬尚未晴」點出詩題〈苦雨〉的創作動機;是故,首聯直接破題:才剛過完年,竟然不知不覺地節氣就來到「清明」,其以代表急速的「倏」,對比第二句的陰雨連旬「尚未晴」,也就是下了二個旬,一共20天的雨,是長、慢、久、很久,非常久。而楊浚潤飾版,將「倏」改為「已清明」,是與「尚未晴」形成對句,但詩意少了時間快與慢(久)的對比;而且七言律詩第一聯並不需要做對句,所以「倏」還是用得生動。

 

1-1-2苦雨.jpg

 

  頷聯,接著記載清明節前後,農業社會的日常是掃墓與插秧;而以「麥飯」透露窮人家,只能熟煮磨碎的麥上墳。用這粗厲的飯菜緬懷先人,其內心應該是充滿愧疚又無奈;而外在的布穀鳥聲聲催,終究還是因為陰雨綿綿,延誤了插秧好時節,此聯喻身心內外交迫之苦。頸聯,再以大環境的粟賤、秧寒,貧如許及插不成二組對句,加強苦的力道,而此正說明創作的背景。稻價已賤,又逢陰雨連旬,以致「秧寒插不成」;這比起屋漏偏逢連夜雨,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連想奮發改善的機會,一‧點‧都‧沒‧有。

  前三聯已將情境帶到很苦、非常苦;可以想見,尾聯一定是準備要罵老天爺了。但是,古有明訓不可指罵天地,所以作者將情緒做個有趣的轉換,以緩和的「料想」來猜想、揣測,言:「料想天心應有主,肯將物候誤蒼生」,說老天都有好生之德,怎麼可能延遲耽誤動植物隨季節變化的生長周期。此「肯將」是反問,表示哪裡會亂了時序。是故,尾聯祈請老天,讓物候時令早早回歸常軌,百姓方能如期播種、插秧,慶豐收。此與編修版的尾聯意思相同,只是楊浚將「料想天心應有主」具像化為爐香乍爇,祝禱於東皇,也就是司春之神。而此流露了作者悲天憫人的胸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類只是生存於宇宙中的一個小個體,面對大自然的天災地變,只能敬畏;因為想要以最現代的科學來左右氣候,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相當有限。因為科學所告訴我們的事實,雨是經由太陽照射,將海洋河川的水蒸發,遇到冷空氣成雲,而當雲層太厚重即會下雨;再加上整個地球種種的大氣變化,才導致陰雨綿綿連二旬。但是古今皆然,當我們遇到困苦時,總希望有個萬能的人,乃至神來幫助我們趨吉避凶以度過難關;所以作者也不例外地於尾聯言「料想天心應有主」。而人類趨吉避凶的心態,應該是不同地域之間,之所以產生各式各樣多元風俗民情,及宗教信仰的緣起。  

 

 

 

1-2new-灶神詩.jpg

癸巳(1893)歲除,祀灶神,署舊例亦古禮也。宋汴京故事謂之「醉司命」,至謂「灶神」,朝天白一歲事,故前期禱之。二首

 

(其一)

不敢操刀枉薦羊,(用後漢書陰興傳事)
整衣再拜爇鑪香。

天公若問貧官事,
日日廚頭野菜香。
(時於廚側甫闢菜畦)

 

(其二)

廚門淨掃上鍋鐙,(湘俗:除夕於鍋中點鐙,謂之鍋燈)
爆竹聲中待漏興。
莫笑狂憨無媚態,
使君風骨尚棱棱。

 

  

  司命真君--灶神,主司一家人飲食的神,其應該也是平民百姓追求趨吉避凶的心態上所產生。依文獻記載,祀灶是古時五祀之一,大約於商、周朝代就有的風俗。原籍中國湖南的唐贊袞,道光十一年(1831)移臺定居,於光緒十七年(1891)任臺南知府,署理臺灣道兼按察使。他深知所任官衙也有祭祀灶神的習俗,因此寫詩描繪自己焚香祝禱之事。此詩為七言絕句組詩,共兩首。

  第一首:據《後漢書·陰識傳》記載東漢陰氏家族以黃羊,即是狗,祭祀灶神,後暴富三世;眾人認為他們是得到灶神的賜福,所以後人皆爭相於謝灶時敬備黃羊。然而,作者開場卻以「不敢操刀」言他沒有學陰氏家族;其實重點在「枉」,他不想犧牲黃羊來當供品。此猶如清朝‧嘉慶君於黃鉞《畫龢豐協象》之《黃羊祀灶》圖御筆題詩「至孝曾傳陰子方,自茲祀灶用黃羊,心期富足近於媚,養福修身致熾昌。」雖然沒有敬備三牲,但仍然以「整衣再拜爇鑪香」來表達對灶神的敬意。此「不敢操刀」與「整衣再拜」對句,有其連續性;雖說「不敢操刀」,但我肅穆「整衣再拜」;不想「枉薦羊」,但我虔誠「爇鑪香」。

  中國民間習俗,灶神會於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升天庭,向玉帝報告一年來一家人的善惡;所以第一聯作者解釋了他的虔敬之心。第二聯,於謝灶日不能免俗地叮囑灶神:「天公若問貧官事,日日廚頭野菜香」;也就是謙虛自言,天公若問起我,記得說我安於平淡,樂於日日廚頭野菜香。可見送灶神,大家最在意的是灶神的簿子裡,這一年來寫了多少圈圈叉叉,如同清朝鄭大樞在〈風物吟‧其十〉所言:「紙馬幢幡送灶神,山肴野簌雜前陳。廚門長幼交羅拜,頻祝休言辣臭辛。」佳肴備滿桌,長幼交羅頻叩禱,就是請灶神不要將那些不可告人的「辣臭辛」講出來。眾人希望灶神能幫忙多多美言兩句,盼望來年天官賜福;因此灶神的神像兩旁,通常有句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據說供桌上除了山肴野簌之外,其實最常敬供的是麥芽糖;所以有「米酒餳糖祭灶神」的詩句,而當然就有「祭灶糖」這名詞出現,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粘住灶神的口,讓衪甜在心裡美言在嘴裡。

  第二首:第一聯,以「上鍋鐙」表達謝灶,「待漏興」作者想像灶神在天庭等待向玉帝報告的英姿;而至於何時見到玉帝,作者以「爆竹聲中」來顯示時間近過年。因為民間習俗是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謝灶,而正月初四接神,灶神再度下凡,回來繼續監督百姓的日常。第二聯,作者用了狂憨、無媚態、棱棱來描繪灶神身為使者剛正不阿的風骨;請大家放心,鐵定據實以告;這暗示不用滿桌的甜糖「近於媚」,還是好好的「養福修身」即能致熾昌。

 

1-3-1.jpg

●清黃鉞《畫龢豐協象》之《黃羊祀灶》

   清朝嘉慶君御筆題詩,勸勉生民百姓勤修無逸;但是市井小民當然認為甜滋滋的送灶糖會比較有用。無畏灶神每日記下言行的好惡,主要是深信好事有好報的因果觀念。而這也是民間宗教信仰,來到二十一世紀仍然盛行的原因;因為天下蒼生的心中,永遠懷有一絲明天會更好的希望。

 

 

【參考資訊】

1、愛詩網:

苦雨: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207

癸巳(1893)歲除,祀灶神,署舊例亦古禮也。宋汴京故事謂之「醉司命」,至謂「灶神」,朝天白一歲事,故前期禱之。二首: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78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地震歌.JPG

 

地震歌並序 

 

(道光戊申(1848)仲冬,臺地大震,吾淡幸全,而彰嘉一帶城屋傾圮,人畜喪斃,至折肢破額者,又不可勝計矣。傷心慘目,殊難名狀,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驚悼之餘,乃成七古一篇,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未刻也。)

 

 

天朗氣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廡。

耳根彷彿隱雷鳴,又似波濤風激怒。

濤聲乍過心猶疑,忽詫棟樑能動移。

頃刻釜甑欲破裂,霎時身體若籠篩。

廄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

悲風慘慘日無光,霎爾晴空成晝晦。

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

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驚魂難招。

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

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

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

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

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

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

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

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

東南雖缺地無縫,豈有妖物藏其間。

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

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憐嘉彰成墟墓。

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

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

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

 

  「我在電視上看到妳!」是的,那是1999年,九二一凌晨,我在國姓鄉公所前幫地震往生者助念。山上沒電視,所以不知道被電視媒體拍到,而且還不斷強力放送著。〈地震歌並序〉是林占梅(1821-1868),以詩歌記實的七言古詩;為何肯定是「記實」?如其序所言「仲冬大震...,今歲暮春復大震二次,...歌以當哭,時三月初八未刻也。」他寫詩日期,三月初八仍是暮春,尚驚魂未定,故歌以當哭。再者,如果你也親歷921大地震,就會知道他寫的有多麼的生動與悲傷。

   如果你問地震真的有如作者所言「耳根彷彿隱雷鳴」嗎?我可以告訴你那種感覺,就像遠遠有一條龍,用迅不及掩耳的速度,伴著風嘯由微至巨乃至天搖地動,是「又似波濤風激怒」。沒錯,921上下跳動後書櫃如骨牌般應聲全倒,是頃刻、是一瞬間--「頃刻釜甑欲破裂」。而921是凌晨時分千里來龍,那時正睡在下舖,「霎時身體若籠篩」;因為我就住在震央,九份二山方圓五公里內的山坡鐵皮屋建築中。當夜全部人員平安,我們就盡速撤離山區到國姓鄉公所前的廣場暫時避難。如同作者所撰:「扶老攜幼唯奔走,忙忙真似喪家狗。更有樓居最動搖,欲下不得心急焦。心急勢危肝膽碎,失足一驚魂難招。蟻走熱鍋方寸亂,兩腳圈豚繩索絆。窘逼轉愁門戶狹,攀援不覺窗櫺斷。如逢虎狼如觸蝎,形神惝恍魂飛越。開眼偷視但溟茫,滿耳聲聞唯窸窣。」從山上往公所一路上,平常熟悉的街道,竟都成了斷壁殘垣;門扭曲、地龜裂,牆倒塌、樓梯斷,一幕幕東倒西歪的樓影映在濕透的眼眶,這平日只要十分鐘的車程,似乎開向深邃無止盡的黑洞。

  而地震結束,「千家萬家齊屏息,大兒小兒多避匿。少選大地始漸平,相顧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穩相欣告,眾口一時同喧噪。老者無策少者難,從此夜眠心不安。」是的,921前後只有102秒,然而許多家庭已是天人永隔。你連學作者啐啐唸:「豈有妖物藏其間。自是乾坤氣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廣場上陸續送來一具具的往生者。就在此起彼落的哭聲與唸佛聲中,我一一掀開白布,嚴肅地對著往生者開示無常。有一位身懷六甲的孕婦,受到外力擠壓而全身腫脹;另一位全身僵硬,身上還穿著制服的台電工程師,他手脚呈現抵抗姿勢而朝上擺。看著他們發紫的臉龐,在耳邊叮嚀不要害怕,安心地跟著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住在安全又舒適的蓮花苞裡,將從此不會再有任何災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充滿佛號的淒涼夜,內心滿懷悲壯愁緒;雖然不斷對著六十位亡者喃喃細語,其實,我是在安慰一旁活著的斷腸人。如同作者所言:「此情回首不堪憶,此身猶自隨沉浮。安得長房縮地法,居吾樂土免煩憂。」這首記錄1848年道光年間,「彰嘉大地震」記實詩,與我151年後1999921大地震的經歷是完全相同的。

 

2-1-5維冠大樓.jpg

 

  而十七年後2016小年夜,凌晨三點許,我在台南永康。地震雷鳴由遠而近,瞬間天搖地動,40秒就讓燈破、書櫃倒、地磚跳起來。但我是幸運?僥倖?因為住所左前方100公尺的維冠大樓竟然全倒,「試問既震何重輕,消息茫茫歸劫數」,樓塌往生百餘人。震災期間,我就一直待在大廟埕幫忙救災志工洗碗、掃廁所、過新年──療癒我自己。所以作者說:「長歌賦罷心轉愁,驚魂未定筆亦柔。」家是我們自以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一旦天災無常到來時~竟然,只能接受。

 

 

 

2-2門神.jpg

門神

 

冠冕尊嚴儼有儀,傍人閽戶卻堪悲。

猙獰氣象空雄猛,依倚情形任叩推。

暮夜進金看久慣,頻年投刺力難麾。

巍然閶闔徒廝守,終有傾頹蹋地時。 

 

  到底誰可以讓眾生免於水深火熱的災難?快告訴我。我不要只是貼在門上的門神,也不要只是放串鞕炮趕走年獸;因為維冠大樓,家家戶戶也都「歲底桃符換,家家為寫真」,但房屋還是倒,而人也往生了。其實,作者趙鍾麒(1863-1936),早於百年前就以生動筆觸,描繪門神的屹立盡守護,但也憂慮終有頹然傾蹋的一天。

  門神是民間習俗五祀之一,與灶神、井神,廁神、中堂神同位。然而,門神的來歷有很多不同的傳說,大都是溯源於神話、宗教典籍,乃至部將從屬的關係,各自呈現不同的宗教屬性與地位。如:黃帝時代以神荼、鬱壘二人的圖像畫於門戶;而唐太宗命畫工,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二的秦淑寶及尉遲恭威嚴像,畫於左右宮門;而佛教寺院則是聳立四大天王與韋馱菩薩、伽藍菩薩。他們的功能不外是鎮邪、迎祥納福,而寺院四大天王則是護持佛法為目的。然而,此詩泛指門神,也可以說是指畫或雕刻或貼於門扉上的門神,並沒有特別指定是哪二位。

  本詩體裁是七言律詩。首聯以「冠冕尊嚴儼有儀」,描繪門神的形象是穿戴嚴整,頭上有頂冠,一副有威有儀大將軍的相貌。下句,話風一轉,「傍人閽戶卻堪悲」;大將軍卻只是為人們守著門戶,真悲涼。頷聯再嘆其空有大將軍猙獰氣象,卻立於門上任由人們叩、推、開、關。因為「空雄猛」,所以「任叩推」,此二為律詩的對句。第一聯與第二聯,已經將門神的所在位置、形象、功能一一道盡。而頸聯,則表達門神立於門戶,早已見慣帶著暮夜金來賄賂的人,但他力難麾。此猶如明朝張天賦〈公廨門神〉云:「豪氣衝霄壯士心,威風赫赫鬼神欽。可憐一把黃金斧,不斬人懷暮夜金。」因為這一把黃金斧,始終畫於門上,門神力不從心;無法有任何像過往大將軍般主持正義的豪氣干雲。尾聯,直陳宇宙萬物沒有恆長不變的,終究會經過成住壞空的過程;即使駐守於高大雄偉的門戶上也不例外~門神會有倒蹋的一天。

 

 

2-3-1 門神.jpg

 

  此詩作者以「門上的門神」為角色,貫穿全詩創作;話說得有理,但略偏戲謔。其完全沒有討論門神趨吉避凶、撫慰人心的功能,殊實可惜。畢竟民間信仰,是數千年來根植於百姓心中的日常,雖說可能沒有實質的功效;然而對於庶民百姓而言,他們在門上不止貼著門神的畫像,其實當下已經將來年的希望、平安與祝福一起貼上了。

 

【參考資訊】

※愛詩網

地震歌并序: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202

門神: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72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new病中即事.jpg

 

中即

疾連年氣不揚愁舊事總迴腸;

兒童望色時相慰肌肉消形每自傷。

卻病無方徒服藥,神有應願隨香。(方言:遠地專誠前往焚香,謂之隨香。予許願病痊,敬詣南安鳳山寺廣澤尊王處進香叩答)
於今二豎都驅遣善還當答上蒼。

 

  大腸癌第三期,醫生告訴我:「就是癌細胞已經跑出來器官外面。」所以,做了切除手術外又化療,總共住院18天。然而,這是何等漫長的18天,就如同〈病中即事〉首聯所言「臥疾連年氣不揚,新愁舊事總迴腸」。不斷反問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個性太內向?是遺傳?還是有苦口難言?就已經躺在病床「氣不揚」了,頭腦還是「新愁舊事」,真悶!

  林占梅長年積病,以致身體不佳,作此〈病中即事〉,即是以當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為七言律詩,押陽韻。頷聯以「兒童望色」與「肌肉消形」為對句,作者以天真無邪的赤子,對比愁來瘦轉劇的身形;如同宋朝趙藩詩言:「杖藜溪見影,步屐雨流痕。更羨兒童輩,騎牛不駕轅。」雖羨兒童輩,然而可貴的是作者仍然充滿希望。頸聯以「徒服藥」,表示吃藥並沒有多大效果,但他不氣餒;反而將痊癒的希望寄託於神明的保佑,是故言「求神有應願隨香」。如果廣澤尊王庇佑身體康健,作者「願隨香」;發願專誠至福建鳳山寺焚香奉祀。作者認為「卻病無方」,是現今擁有健保的我們難以理解的,但是若從台灣七十餘年前,還只是家家戶戶必備從日本引進的「寄藥包」,即可略知一二;更何況作者身處道光年間,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前。

 

3-3new寄藥袋.jpg

 

  廣澤尊王,是福建泉州三邑的南安地方土神,又稱「保安尊王」;而其本名郭名福,因此又稱郭聖王,是具有「祖籍神」色彩的臺灣民間神衹之一。尾聯,作者懇切地向廣澤尊王表達他內心的祈求與發願,「於今二豎都驅遣,積善還當答上蒼」。文至此,如果你認為作者以「積善」當夜暮金來賄賂廣澤尊王~那就錯囉!因為,林占梅生於富貴之家,但是他並沒有富家子弟的染習;反而常因熱心公共事務,捐款、助防務而獲貢生頭銜、知府資格乃至賞戴花翎,所以他一點都不需要再錦上添花。此尾聯的發願,其實是趨吉避凶的小小願心。

  人是有機體,不但陰陽失調會生病,包括七情六欲的喜、怒、憂、悲、恐、驚,或者作者的心思掛念「新愁舊事」,都會讓我們病倒。但是,苦能軟堅,生病也有其正面功能:因為躺在病床而無法有所做為時,容易反思自我的缺失;此時心容易柔軟,甚至願意去化解漫長人生所累積的恩怨情仇。作者即是希望早日解決與鄭用鑑,也就是鄭用鍚從弟的家官司,這是他反省的「舊事」。進而發願「求神有應願隨香」、「積善還當答上蒼」,若能化解身外舊事及身內病痛,他願意繼續當個樂善好施的仁者~而這就是民間信仰安定人心的力量所在。

 

 

 

3-2new吳真人祠.jpg

 

吳真人祠

 

帝,靈藥靈丹常濟世。

巍廟貌海之東,人人禱祝家家祭。

聰明正直之謂神,好生時體天心仁。

舉世瘡痍無可告,求人不若求神好。

治幽治明無二理,人皆願生不願死。

但於死中求其生,眼底蒼生皆赤子。

或謂臺民性本猾,只怕鬼神不怕殺。

此心已傷天地和,猛虎何如苛政苛。

保生帝,保全民命為民計。

回生起死民沾惠,焚香群奉保生帝。

 

  吳真人,宋朝人,姓吳名夲(ㄊㄠ),父親在他十三歲生病過逝,而母親過度憂傷也相繼離世;因為父母的早逝,所以他立志學醫濟世。吳夲長於道學,而「真人」一詞,即是對於他的尊稱;因為「真人」是道家修行人最高的位次。吳真人施藥救人,治病有諸多的奇蹟,所以飛昇之後,里人即以他的肖像建祠,敬重其神醫之尊。生病者賜藥籤、乾旱禱雨也多有應驗,所以百姓稱呼大道公、保生大帝。作者鄭如蘭,清同治間淡水廳增貢生,他的伯父是鄭用錫;而作此七言古體詩,有著清代臺灣「泉漳械鬥事件」的時空背景。所以其詩分二段:第一段敘述保生大帝的天心體仁,靈藥濟世。第二段,則藉保生大帝是為閩南地區及臺灣的重要信仰,所以祝禱希望能化解此次的械鬥。

  元朝薩都剌讚曰:「天上神仙吳子晉,丹鳳樓前駕鹿車。紅門下馬見天子,袖有一卷養生書。」意思是連天子都需要仰賴神醫的養生書,更何況布衣百姓;所以連橫《臺灣詩乘》謂:「保生大帝即吳真人,......《舊志》謂臺多漳、泉人,以其神醫,建廟特盛。」全台灣諸多宮廟以保生大帝為主祀,如:全臺首廟新化保生大帝廟、台南市區興濟宮、台北、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嘉義、高雄、屏東......,可以說全臺灣各地皆有大道公廟。作者言「人人禱祝家家祭」「求人不若求神好」,即如林占梅〈病中即事〉所言「卻病無方徒服藥,求神有應願隨香。」因百年前醫藥新知尚不發達,所以小老百姓遇上「舉世瘡痍無可告」時,即轉向保生大帝上香祝禱,請求良方一張;因為有許多治癒的感應事跡,所以神醫美名不脛而走,乃至立廟供奉者眾。

 

3-4.jpg

 

  然而,此詩作者意不在求藥方,而是祈求保生大帝能大顯神威,早日化解泉漳械鬥事件;也就是祖籍福建的兩大閩南語族群,漳州人與泉州人之間的武裝衝突。因為清朝中期,有大量的移民渡海來台,在先來後到當中又有不同族群間的利益衝突,如灌溉水權之爭,墾地開荒之爭,也有建屋蓋廟種種不同文化之爭;再加上官衙的控制力不夠,故意漠視兩方鬥爭,所以作者寒心言:「此心已傷天地何,猛虎何如苛政苛」。作者以虎為喻,是因大道公曾無懼己身安危為老虎醫喉,而凶猛的老虎似有人性般乖乖接受治療。是故,作者認為無所做為,或實施錯誤政策的政府,比猛虎可怕。

 

3-5保生大帝醫虎咽喉.jpg

 

 

   由此詩的賞析可以看出,作者需要的是保生大帝為兩造大眾醫心。然而,吳真人之所以會被供奉為神,乃至連心都可能會醫的萬能神,這都是身在人世時,有著高超的德心仁術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才會於人間一期生命終了,得到芸芸眾生的祀奉,如同作者讚曰「保生帝,保全民命為民計。回生起死民沾惠,焚香群奉保生帝」。身處全民健保發達的臺灣,你到保生大帝廟走一趟,還是會被雙手拿著一柱馨香,懇切跪求的長者感動;他們喃喃自語,訴說著自己的病、家人的苦,而他們都知道~保生大帝聽到了。

 

3-6保生大帝求靈籤.jpg

20171230新化大道公廟.jpg

 

 

【參考資訊】

1、泉漳械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89%E6%BC%B3%E6%A2%B0%E9%AC%A5

2、保生大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9D%E7%94%9F%E5%A4%A7%E5%B8%9D

3、愛詩網:

   病中即事: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59

   吳真人祠: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63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1.大甲婦.jpg

大甲婦


大甲婦,一何苦。
為夫饁餉為夫鋤,為夫日日績麻縷。
績縷須淨亦須長,撚勻合線緊雙股。
斲木虛中三尺圍,鑿開一道兩頭堵。
輕圓漫捲不支機,一任元黃雜成組。
間彩頗似虹霓生,綻花疑落仙姬舞。
吾聞

利用前民有聖人,一器一名皆上古。
況茲杼軸事機絲,制度周詳供黻黼。

土番蠢爾本無知,制器伊誰遠近取。
日計苦無多,月計有餘縷。
但得稍閒餘,軋軋事傴僂。
番丁橫肩勝綺羅,番婦周身短布裋。
大甲婦,一何苦。

 

 

  番婦=大甲婦?第一次看到詩文很疑惑,因為土生於大甲,還真不知道家鄉有原住民。而只看過阿嬤、阿祖手編草帽、草蓆,却沒見過他們在織布???再看清楚作者,阮蔡文是康熙廿九年(1690)舉人,《臺海使槎錄‧卷6-3.2》亦記載「參將阮蔡文詠大甲婦詩」;恍然大悟這是一首距離2017年,至少300年前的雜言古詩。作者一開始就為大甲婦下定義「大甲婦,一何苦」;透過作者的觀察,這位大甲婦有苦。然而正式進入本文前,迫不及待想先知道我們大甲真的有番婦嗎?

  原來大甲還真的是道卡斯族(英語:Taokas),而且大甲這兩個字的閩南語音近於「道卡(Tāi-kah)」。道卡斯族是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原居於新竹、苗栗、台中一帶的海岸平原區,而以大甲為核心。從文獻得知,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而荷蘭為了與中國、日本貿易,於1624年佔領臺灣,所以「荷蘭統治期」為16241662年。之後,鄭成功於1661年進攻臺灣,翌年擊敗荷蘭人;所以「明鄭時期」是1662-1684年。而「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臺灣。而此詩的寫作背景,即是清治時期;大量來自中國本土的漢族不斷移入,原住民人口全臺灣在清末只有十六、七萬,而漢人就有二百八十萬。而清朝政府統治之初對於臺灣的統治,不斷打壓原住民政權,並統治其土地;致使平埔族群曾反抗外來勢力,而於康熙38發生吞霄社事變。

  再者,嘉慶、道光時期(19世紀),原住民為躲避不同移民之間的分類械鬥等因素,多次族群大遷徙;從平原到山地、從西部到東部,而中部平埔族群也陸續遷徙,導致社群没落、文化消失。再加上與漢人通婚,於是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所以,現今道卡斯族已經高度漢化,而母語也改用臺灣閩南語,或客家話。而這就是造成我年紀雖不小,但却沒有在大甲聽過平埔族語的原因。

  歷史長河告訴我們,在清領之前整個臺灣幾乎都住著原住民(好像大家都知道??)所以作者筆下的大甲婦確實是位「番婦」,也就是原住民。本詩提到大甲婦的苦,第二聯,作者就告訴讀者,都是為了他的丈夫;一是「為夫饁餉為夫鋤」,除了送飯,還要下田幫忙鋤耕,第二是「為夫日日績麻縷」,辛勞織好的布匹,優先給「番丁」穿,也就是「番婦」的先生~「番丁橫肩勝綺羅」。

 

4-1-3平埔族織布.jpg

 

  以下二聯記錄織布過程:「績縷須淨亦須長,撚勻合線緊雙股」,是理線。「斲木虛中三尺圍,鑿開一道兩頭堵」,形容織布用的器具樣式規格。而「輕圓漫捲不支機,一任元黃雜成組。間彩頗似虹霓生,綻花疑落仙姬舞」,此二聯乃形容經過婦人輕巧的動作,很快地織成黑黃交雜,而中間穿插彩虹般顏色的布匹,而這匹布「綻花疑落仙姬舞」,有著仙人般跳舞的花紋。此四聯,形容番婦從理線到織好一匹顏色炫麗、花紋美妙的布。雖說這不是七言律詩,然而每聯都有對句與押韻,所以朗讀起來很有韻味。

  次段,筆者試將「吾聞」單獨一行,則下文有二聯的七言詩,以溯源織布歷史。相傳於西元前2700多年前,黃帝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導百姓養蠶、嫘絲,織造,所以詩言「利用前民有聖人,一器一名皆上古。況茲杼軸事機絲,制度周詳供黻黼。」而作者言及織布源流於中國上古後,再將時空拉回現前的番婦:「土番蠢爾本無知,制器伊誰遠近取。」其以中國清廷官員參將的眼光看待當地番人,似有貶意曰:「土番蠢爾本無知」,不知道是誰引進這織布機,是誰教他們織布。

  雖有貶,但也有褒,作者觀察大甲婦非常勤勞,「但得稍閒餘」即弓身軋軋織布匹。大甲婦「日計苦無多,月計有餘縷」的成果,竟然優先給男丁穿;而自己辛苦持家,還只是粗布衣,作者感到不忍,所以再以「大甲婦,一何苦」做結。其藉由大甲婦的日常:自身短布裋,饁餉為夫鋤,稍閒為夫日日績麻縷;表達了台灣原住民女性,將一心守護家園當做本份;作者,於首尾二問「一何若」,傳達了大甲婦自身的不覺苦~是天職。

 

 

 

4-2new北港.jpg

 

 北港進香詞,十二首之二

一路弄金獅,朝天拜母儀。

笙簫和北管,鼓角鬧西皮。

列陣匆匆去,排場遠遠隨。

首香期早奪,燈彩挂頭旗。

 

 

   話說大甲小孩對喧天鑼鼓是絲毫一點都沒有抵--抗--力--的,因為我們愛媽祖,媽祖愛我們。出門在外打拼的大甲人,一定比平常人多一個返鄉日,那就是媽祖起駕或回鑾日。大甲媽相傳是清雍正八年(1730)由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台,二年後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聖蹟靈驗,徵得林氏同意擇地興建小祠。清治時期,每十二年舉辦一次回湄州祖廟謁祖,但日治時期被禁止而停辦。後因牛販常至北港牛墟買賣牛隻,遂有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為,自此又有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觴。

  隨著政治大環境的嬗遞,無論是坐船、徒步,或者遶境進香七日以至現今的九天八夜,信徒的熱情都是相同的。大正15年(民國15年) 4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第4頁刊載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的記實報導:「大甲街鎮瀾宮十三日往北港進香,鑾駕歸來日,帽子團、巧聖團、大甲驛團、敢商團、雜貨團、吳服團、福州團、金銀綑工團熱心鼓舞,有藝閣獅陣、音樂隊、南管北管車鼓其外不計其數,各團用各色旗樣,燦耀奪目,自大甲以來未有此也,又舊曆二十三天妃誕,各團依例欲搶頭二三香,正行準備,頭香帽子團、二香巧聖團、三香大甲驛員及運送人結團,屆時定有一番盛況也!」其實,不管誰來當記者都可以寫的這麼熱鬧,包括此五言律詩作者林臥雲(1881-1965),是嘉義市第一位台籍西醫;其記錄的就是長長復長長,熱鬧又熱鬧的遶境活動。

 

4-6獅子.jpg 

 

  早期到北港進香,一路徒步貫穿台中、彰化、雲林,近20個鄉鎮,要長途跋涉三百多公里,所以作者言「一路弄金獅,朝天拜母儀。」這「朝天」即是指北港朝天宮的父母殿;因為又有一說,日治時期被禁渡海至湄州後,就往朝天宮進香,因為那裡建有林默娘的父母殿。而民國77年起,媽祖每年的遶境延長至嘉義的奉天宮。但是,無論大甲媽往東往西到那裡大家都開心,因為無不希望媽祖能路過家門口;除了早早備妥香案,等待「笙簫和北管,鼓角鬧西皮」之外,最期待的就是跪在路中央排成一長龍,等著「稜轎腳」,祈求消災添福好運到。而扛轎的轎班大哥,更是毫不吝嗇的給信眾壓轎金。我媽媽都是帶回放神桌上,這裡痛那裡痛的時候,她就會一柱馨香稟告大甲媽;然後拿一張燒成灰,加入熱開水沖泡來喝。這可是比現泡烏龍茶好喝,因為有加入大甲媽的愛心。

 

4-2-2.大甲媽祖.jpg

        大甲鎮瀾宮媽祖

 

  「列陣匆匆去,排場遠遠隨。」轎班的脚程都飛快,因為隨香參與的隊伍實在太長,如〈臺灣日日新報〉在90幾年前的報導就知道:頭香、貳香、參香,每一團為了展現他們天下無敵的虔敬之心,都聘請樂隊、藝閣、南北管、八家將、太子神童、金獅銀獅外加一條龍;因為他們都是還願或發願的,所以大家都要「搶」,而作者也是內行人,他用「奪」的--「首香期早奪,燈彩挂頭旗。」由此可知,大甲媽遶境進香為何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負盛名的廟會活動。

 

4-2-2神童.jpg

 

        

  整個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有十大典禮: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每一個典禮都有固定程序。而身為大甲人的願望,就是一生一定要和媽祖走上九天八夜。阿嬤75歲時,報名卡車隨香團,就是在卡車上有一個位置可以睡覺,而其他的洗澡、吃飯、喝水、上廁所,就全部仰賴沿途商家、信眾的歡喜接待;而三叔,70歲時徒步走了九天八夜,不會英文的他透過手機翻譯和外國觀光客打招呼,還Line照片給我們這些晚輩見識;而我那個從國中就在武術館學舞獅的弟弟,有一年趁著遶境隊伍堵在巷口,將一群閃亮亮的獅子,帶隊衝到我家樓上樓下"舞"得不亦樂乎;這種歡樂的淨屋儀式,讓阿嬤開心說了一整年。用震天嘎響的炮竹聲,熱情迎接我們的大甲媽是一定要的。年年期待,歲歲如是。

 

4-2-5-5三叔.jpg

 

 

 

 

【參考資訊】

1、維基百科:道上斯族: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5%8D%A1%E6%96%AF%E6%97%8F

2、維基百科:臺灣: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98.8E.E9.84.AD.E6.97.B6.E6.9C.9F

3、原住民族文獻: 歷史上的崩山社區: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9&id=760

4、大甲鎮瀾宮:http://www.dajiamazu.org.tw/

5、愛詩網:

   大甲婦: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87

   北港進香詞: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84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感述.JPG

 

感述

滄海遺民在,真難定去留。
四時愁裡過,萬事死前休。
風月嗟腸斷,山川對淚流。
醉鄉堪匿影,莫作杞人憂。

 

  清朝政府甲午戰爭不敵日本,而簽下〈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於是台灣各地寧死不屈,抵抗接收的日軍。自1895529日至18951118日,幾乎全民參與對抗,時間長達六個月,而台日皆死傷慘重;這就是發生於台灣島上的戰爭,稱乙未戰爭,因適逢農曆乙未年而得名。 臺灣的清領時期,於1683年攻破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割讓給日本為止,共經歷212年結束;臺灣歷史從此進入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此詩〈感述〉即是作者對臺灣淪落為異族統治的心情抒發之作。

  此為五言律詩,押尤韻。滄海是大海,也是神話中的海島名稱,作者自署「滄海遺民」。而此詩賞析前,有必要先了解作者背景,才能體會遺民的心境。王松(1866-1930)祖籍福建晉江,祖父以儒術授徒,後遷居淡水廳竹塹。乙未年(1895)割臺時,作者曾攜家帶眷內渡,回到祖籍福建故居避難。翌年,時局稍為穩定後返回臺灣,並將原本的書齋「四香樓」,更名為「如此江山樓」;由此樓名即可知道王松的遺民心情是悲憤又無奈。其於日治初期,曾協助新、苗各莊安緝,但之後就不再參與政事,以隱士終其一生。日本殖民時代於1945結束,而王松1930年往生時,都還是日本治臺;所以臨終交待須於墓碑上鐫刻:「滄海遺民王松之墓」。3王松此詩記載其當一位遺民的心境,是故其首聯「滄海遺民在,真難定去留」,除了定位自己是遺民外,也表達了他內心的猶疑~「真難定去留」。雖說他不是島上的原住民,然而隨祖父遷居臺灣已然落地生根;但是因戰爭割讓給日本,致使臺灣落入異族的統治。他心中失去國家的痛,猶如失根蘭花,所以曾回福建避難數年;最後做了取捨,還是回來這塊他成長的土地。

  作者回來臺灣到往生這三十年間皆以遺民自居,可見內心受到多大的衝擊,自言「四時愁裡過,萬事死前休」。其頷聯是以時間的角度來訴說心中的煩悶無時不在,故言「四時」、「死前」;再者,頸聯是以空間來描繪心中的苦,「風月嗟腸斷,山川對淚流。」臺灣因政權的更迭,作者自言是日治時期的「清遺民」,然而當時的清朝也尚未覆亡,這一切都是時代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弔詭。所以再美的景色與壯麗的山川,都足以引發其內心的感傷與抑鬱。是故尾聯,作者回答了首聯的心猶疑;也就是「莫作杞人憂」,無須再想去留的問題。因為滄海遺民選擇「醉鄉堪匿影」,以「堪匿影」回應首聯的「遺民在」;是故可知,作者在無法操之在我的局勢下,選擇當一位消極的隱士,自言匿影於醉鄉。

 

5-1書感圖.jpg

  作者的苦來自人禍。對於政局的變化,他感嘆的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其詩〈避亂〉所言:「避俗恨無千日酒,著書枉用一生心。百年文物悲塗地,幾姓江山兆採金。」實施儒家教育文化數百年的臺灣,可以說已經漢化,但是在日本政權主導下,這些百年文物崩壞速度無法控制,令他感到悲傷與擔憂。然而,作者尚未絕望,他於〈書感〉一詩言:「誰能既倒挽狂瀾,殺運沉沉淚暗彈!不合時宜知己少,生逢世亂作人難!親朋離散音書斷,妻子驕癡去住難。幾向青天搔首問,何年種竹報平安?」由是可知,作者沒有求神拜佛,而是隱於山林,以寫詩,以文化史實的流傳,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抵抗日本文化的侵入與破壞。所以王松的諸多詩作,為後世研究乙未戰爭留下許多珍貴的資料。

 

 

 

5-2new.jpg

 

賣金報國        

黃金賣盡竭精誠,姊妹同為報國盟。
半世釵鈿都割愛,一時巾幗始傳名。
傳囊屑不披沙揀,躍冶光非点石成。
寄語市人休論價,好從銃後作犧牲。

 

  昭和13年(1938),也就是日本殖民第43,臺灣總督府發起所謂的「金運動」,也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將家中所藏的黃金拿出來賣;官方說法,一方面是要活絡經濟,另一作用是捐作軍需資金。所以各行政單位除了政策宣導之外,還有區域劃分募金配額;因此可以說是政令總動員,無所不用其極的進行著,並且要求名流仕紳加入報國團行列。島民或許不知道,或許口耳相傳已得知,原來日本帝國一直在中國發動戰爭,早在19319月,日本已經侵佔了中國東北;而到了193777日發生蘆溝橋事變之後,中日就爆發了全面戰爭,而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戰事的起始點。 所以受此不安的政治風向影響,許多詩人也陸續加入宣傳募金行列,而此篇鼓吹〈賣金報國〉的作品,即是林資銓在此背景下所寫。

 

5-4賣金報國.jpg

 

  此詩為七言律詩,押庚韻。首聯即開門見山破題,邀請姐姐妹妹共同響應"金運動",「黃金賣盡竭精誠,姊妹同為報國盟。」頷聯「半世釵鈿都割愛,一時巾幗始傳名。」以「都割愛」與「始傳名」對句,其意在捐金報效國家,等同一時巾幗。為何給予「巾幗」--女英雄,這麼大的美名;因為這些金飾細軟,都是婦女們珍藏「半世」以上的愛物,有父母塞的,有先生給的,有小孩孝順的,大部份都充滿紀念性。而在臺灣早期困苦的生活條件下,這些釵鈿是相對珍貴,所以哪會輕易捨出來;是故前二聯,即以「竭精誠」等於「報國盟」,「都割愛」等於「始傳名」來大大的倡導,鼓勵全部捐輸即是報國盟。頸聯「傳囊屑不披沙揀,躍冶光非点石成」,並且強調金飾無論大小都可以  ;而唯有大家踴躍捐輸,才能積沙成塔;畢竟「點石成金」只是《西遊記》裡,孫悟空吹噓他師父道行的,根本子烏虛有。而除了催促姊姊妹妹之外,也請收購的商人「休論價」,給個好價錢,一起為國家奉獻「作犠牲」,是故尾聯言「寄語市人休論價,好從銃後作犧牲。」建請大家以國家利益為優先,樂於當前線作戰士兵的堅強後頓。

  臺灣古典詩的作品,有時讀起來很類似,因為歷史的演變就是這麼的殘酷。傅錫祺也以遺民自居,其第七子銓兒以日本軍人身份,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軍機上被中國境內的大砲擊落,最後遺體可能落於深邃不見底的洞庭湖 ,是故其為銓兒寫了〈哭銓兒十二絕句〉詩組 。同樣地,被殖民的臺灣人,要捐輸珍藏的黃金給日本人去打中國人,地方仕紳還要寫詩幫忙背書,以鼓吹姊姊妹妹同響應;這種內心的衝擊是何等無奈與感傷,但為了身家性命的安危,又不得不有所作為。所以,不要再責怪王松躲入醉鄉當個隱士,因為這種小老百姓怎麼努力都無法解決的國事人禍~真是苦。

 

 

【參考資訊】

1、維基百科:乙未戰爭: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9%E6%9C%AA%E6%88%B0%E7%88%AD

2、維基百科:臺灣清治時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B8%85%E6%B2%BB%E6%99%82%E6%9C%9F

3、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王松:http://sou-yun.com/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E7%8E%8B%E6%9D%BE&lang=t

4、維基百科:七七事變: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4%B8%83%E4%BA%8B%E5%8F%98

5、愛詩網:

      感述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227

   賣金報國: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34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賣兒行.JPG

 

賣兒                     

(澎湖飢民以舟載男女鬻於郡,秤之,每五觔值番鏹一圓,悲哉!作賣兒行。)

五觔,銀七錢
銀換兒去,到手空團圓
東家兒慧人爭買,西家有兒共嫌騃
兒僅博他人憐,騃兒猶得依耶嬭
依耶嬭能幾時,耶嬭飢死難顧兒
團並作異鄉鬼,不若生存賤賣之
嗟乎,五觔七錢太虧汝
瘦兒輕秤不舉,大兒未足小兒補
兒尚可一奈何,恨不生子纍纍多。

 

  〈賣兒行〉,雜言詩。詩歌作者清朝劉家謀,「自註」此賣兒事件是發生於澎湖飢民。其詩常以靈活的筆法加註,沒有固定格式;然其以目擊者角度,記下時空背景與史實,為後代留下諸多寶貴「史詩實錄」。劉家謀(1814~1853),福建侯官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道光二十九年(1849)至臺灣府學任訓導四年;在其任內,咸豐元年(1850)及二年的冬春交接之際,澎湖發生飢難,撰此〈賣兒行〉寫實反映災民悲歌。此詩自註言「澎湖飢民以舟載男女鬻於郡。秤之,每五番鏹一圓。」鬻是賣,觔是斤,番一般指外國。鏹指錢幣。番鏹,於清領時期或許指臺灣當地的貨幣。此註表明〈賣兒行〉乃作者親眼所見。此詩九聯,以三個轉折來寫;前二聯「兒五觔,銀七錢,將銀換兒去,到手空團圓。」兒子五斤,賣七錢;賣兒子,銀子雖到手,然而一家已「空」團圓。這個家已經缺一角,作者還用「團圓」來反諷;因為是錢團圓,而非人團圓。

  再者,第二段有四聯,「東家兒慧人爭買,西家有兒共嫌騃。慧兒僅博他人憐,騃兒猶得依耶嬭。」前二聯以聰愚比較東西家的兒子,因為東家兒聰慧,所以懂得「博」得眾人憐惜,而西家兒愚尚依偎爹娘邊;以聰慧兒,諷小小年紀就被迫應付人情世故,好以自身為爹娘換得好價錢,作者將「聰慧」用於此,實在是不得已的苦悶。後二聯以親娘無奈的口吻言:「兒依耶嬭能幾時,耶嬭飢死難顧兒。一團並作異鄉鬼,不若生存賤賣之。」如果爹娘餓死,兒子哪能再依偎,只不過多二個異鄉鬼;由此「異鄉鬼」可知其應是如序所言,「以舟載兒女鬻於郡」,此處的「郡」應是跨海的台南府城。是故,貧兒父母自我安慰不如兩害取其輕,趁二者都還有一口氣,賤賣換口飯吃;母親講得頭頭是道,然其內心或許已肝腸寸斷。此第二段,以品頭論足飢兒,再秤斤論兩買賣,道盡貧苦人家數不盡的辛酸。

  第三段「吁嗟乎,五觔七錢太虧汝,飢瘦兒輕秤不舉,大兒未足小兒補,恨不生子纍纍多。」「吁」表示嘆息、憂愁,「嗟乎」是感嘆發語詞;「吁嗟乎」三個字,描繪了被澎湖海風吹得又飢又餓,又被連日乾旱的烈日烤曬得又黑又瘦弱的雙親,連嘆氣都已經奄奄一息。此如同劉家謀於〈哀澎民〉所言:「嗷嗷中澤飢鴻苦,誰與圖獻九闗」,誰來畫下眼前這幅煉獄圖好獻上朝廷。災民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為了換口飯,「飢瘦兒輕秤不舉,大兒未足小兒補。兩兒尚可一奈何。」有誰在這飢貧交迫的時刻,還想到「恨不生子纍纍多」;其實是作者淚眼對災民,無語問蒼天的反諷。此詩大分三段,每段皆足以令人斷腸。

 

6-1-3哀澎民.jpg

 

  閱讀臺灣古典詩,不乏澎湖災情的記實之作:庚戌(1790)楊廷理,撰〈秋暮赴澎湖賑卹風災遇颶折至東吉洋默禱於神始抵澎之峙裏澳詩以誌險〉 。道光十二年(1832)澎湖風災鬧飢荒,周凱寫勘災詩〈十九日自嵵裏至媽宮灣〉;咸豐元年(1850)澎湖大饑,劉家謀〈哀澎民〉記「艸女童男滿載來,翻疑徐福十洲回」,再寫〈賣兒行〉記錄人間悲歌。而陳錫如的 〈澎湖荒年歌〉記實明治39年(1906)澎湖荒年的感嘆。「鷺嶼西趨赤嵌東,屹然一島獨當中。波濤倒捲晴天雨,沙石群飛暗海風。」是劉家謀對澎湖的描寫。澎湖群島位在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他特殊的海島居住環境,不易種植,但太容易乾旱、鹹雨、颱風、地震、瘴癘流行;所以百姓貧病交迫、三餐無以為繼的狀態,數年就輪迴一次。所以,劉家謀單為這次飢荒,他就寫了〈賣兒行〉、〈哀澎民〉四首,以及感謝周光邰登高一呼,協助澎湖災民贖回被賣兒女之〈贈周光邰維新明經〉。農業社會,百姓是靠老天爺吃飯;然而老天給人們這麼多的考驗,黎庶百姓能做的就只剩下~敬天畏地。

 

 

 

6-2-new.jpg

 

十九日自嵵裏至媽宮灣

 

送環呼涕淚潸,牛車薄笨走間關
地無種植田三畝,家有帆檣艇一般。
海菜為羹多菜色,漁人乏食少人顏
旌旗隊隊來前導,五里亭邊手共攀。

 

  道光12年(1832),澎湖發生嚴重風災。作者周凱(1779-1837),嘉慶16年(1811)進士,時任於福建興泉永道任上,奉命親自至各島巡視並賑災。本詩描寫澎湖島民孤立無援,於困苦危難之際,見到官員如及時雨般來賑災,涕零感激淚潸潸,令作者感觸良多。是七言律詩,押刪韻,收入《全臺詩》第肆冊。詩題,作者即言十九日至澎湖馬公的嵵裏至媽宮灣,也就是澎湖灣。因為,嵵裏至媽宮灣一帶是澎湖群島的精華地帶,受颶風侵襲而嚴重災害。

  首聯「相送環呼涕淚潸,牛車薄笨走間關」,坐著牛車行走於崎嶇難行的險路視察災情;作者以「走間關」形容路難行。而其於〈勘災〉一詩再補充澎湖的路況,「村無榕樹連陰碧(澎地並少榕),路見蒲英幾朵黃。」雖說澎湖的路崎嶇難行又沒有樹蔭,但是這一點都無礙他巡視災情。因為他可能連地上黃蒲英都看不到,更不要說災情;作者所到之處,兩旁都擠滿歡迎他的災民,但特別的是他們的臉上又都淚潸潸,所以言「相送環呼涕淚潸」。

    話說如此受歡迎,但作者還是有認真視察。他首先看到的是外在大環境,頷聯言「地無種植田三畝,家有帆檣艇一般」,地上看來種不出東西,但是家家戶戶有艘帆竿的漁船;「田三畝」但種不出東西,所以只能依靠「艇一般」,出海捕魚養家活口。頸聯,再觀察到飢民的飲食「海菜為羹多菜色,漁人乏食少人顏。」一片平蕪滿目荒,因為地太貧瘠,即使有三畝也派不上用場;然而,海邊多的是免費的海菜,所以貧民的飲食特色就是以海菜煮羹。此「多菜色」,任何人一看都知道和「菜英文」一樣,是雙關語;漁民需要出海捕魚,但是没有米飯飽食,只能吃海菜當正餐,那將會變成對句所言「少人顏」,臉上少了人的光彩,只有「多菜色」。作者親自見到澎湖居民的生活慘狀,從外在大環境到飲食皆困苦;而這也是他來到澎湖賑災,為什麼受到這麼熱烈歡迎的原因。由尾聯呼應首聯,大大地歡迎~「旌旗隊隊來前導,五里亭邊手共攀。」作者形容自己巡災隊伍,受到島民空前的愛戴,五里亭上上下下擠滿布衣百姓爭相看他;可以說,大家彷彿看到媽祖出巡,不~比媽祖遶境更實際,因為看到食物。 

 

6-4-1勘災.jpg

   

    作者用前後二聯來形容他有多麼受歡迎,那你就知道災民的反應嚇到他了;因為,作者認為賑災乃是他為官的本份事,也是職責所在。但是災民猶如看到救世主般,事實就是救世主啊~相送環呼涕淚潸,五里亭邊手共攀,讓他感動到五味雜陳(其實大家應該都餓昏了,等待糧食快快發下來)。然而,天災雖然難以預防,但是為政者若能愛民如子,公共建設用心辦理,該嚴格審核就審好審滿;該興的福利一毛都不少,認真無私地照顧老百姓,則災害的衝擊是可以大大降低的。我們常一柱馨香祈求趨吉避凶,其實為官者就是觀世音、就是媽祖、就是保生大帝、就是灶神,也是我們的門神;試想,如果出世一位愛民如子的君王,天下蒼生可以省多少柱香,更可以減少燃燒數不盡的紙錢,環保減碳一點都無需太用力的。

  2017年愛詩網的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徵稿,一共分享了六篇部落格文章,而每篇有二首詩。有趣的是每一篇的二首詩並非同作者,也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但讀起來卻似有連貫,而沒有違和感。我想,是因為這些古典詩的作者都身處在相同的地域時空,及特殊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下所創作。詩已盡言,言不盡意;所以不用特別連結,你我即能心領神會,而這應該就是臺灣人民共同的DNA~勤奮、堅毅、包容、友愛、希望和民主。天佑臺灣。 ~竟~

 

  後記:張文哲先生《佳節好詩妙故事》一書,是我撰寫論文兵荒馬亂之際,讓頭腦放鬆的課外讀物;某天~靈光乍現!!也想學學作者為"兒童"講解台灣古典詩。實際操作之後,發現真不簡單;因為,光講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我就先投降了;故改以青少年為我的閱讀者,慢慢說、詳細考據,以詳解台灣DNA為責。繼續蹲馬步,希望有一天也能擁有這樣的赤子之心,將臺灣歷史講得開心又感恩。謹以此記,向臺灣兒童文學家哲也致敬。

 

 

 

【參考資訊】

1、賴麗娟選注《劉家謀集〉,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2'、翁聖峰〈 劉家謀的《觀海集》〉:http://archive.fo/PIpGh#selection-195.0-195.9 

3、愛詩網:

      賣兒行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206

   十九日自嵵裏至媽宮灣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651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題東壁樓景自敘.JPG

  

  宋代詩人汪洙《四喜》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能得其中一喜,即是人生一大樂事。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知這四喜還真是難得。易言之,人之所以會產生「感懷」的心境,就是來自十之八九的不順遂。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人生的苦痛何其多: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蘊熾盛苦 。這八苦不但具有逼迫性,而且會重複出現,乃至不斷輪迴,因此釋迦牟尼佛說:「此是苦,如實知」。

  詩人們以其敏銳的感受,常能觸景生情,記錄時光流逝的悲感,及生命苦楚的心情。尤其面臨八苦之中的「求不得苦」時,意象更是多元。如:國破家亡的感傷、君子懷才不遇的迷惘、女子求學受限的遺憾等。因為詩人們的想法、年代諸多不同,所以心中的欲求也五花八門;但是,當所求不如己意時,他們展現而出的生命情志更是不同。如鄭經(1642-1681)節節敗退臺灣後,自言當一名隱士;章甫(1760-1716)不得志時,仍不流俗地自許是薑桂性;但陳懷澄(1877-1940)就沒這麼勵志,他在臺灣被日本殖民時自嘆:「始悔當時解讀書」;而與陳懷澄生死同年的林資銓(1877-1940),遇亂世則反省要如樹上蘭,四時保高潔;最特別的女學生黃金川(1907-1990),她期待男女均權的時代能早日來臨;而若面臨所求不得,但又不願保有莊子所言:「安時而處順」心態時,盧若騰(1600-1664)則發出警醒,不要誤入歧途,而成為人中之鬼。是故,「2016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部落格文學獎」,筆者將賞析鄭經〈題東壁樓景自敘〉、章甫〈感興(二首之一)〉、陳懷澄〈自嘆〉、林資銓〈庭竹為大風所折有感〉、黃金川〈女學生〉、盧若騰〈見鬼〉,六首臺灣古典詩的意境,進入詩人「欲求不得」時之各種感懷心境的文字之美。 

 

 

題東壁樓景自敘】  

西郭樓臺近水濱,青山白雲相與鄰。

試為閣中誰隱者,昔日先朝一漢臣。

 

  鄭經(1642-1681)於鄭成功過逝之後,乃率眾渡海東征;自鹿耳門登陸,弭平擁鄭襲者,而奪得政權繼承父志反清復明,入主安平城十九年自立為王。〈題東壁樓景自敘〉應是寫於1680年,也就是鄭經過逝前一年,收入於《全臺詩》,是七言絕句。鄭經於《東壁樓集‧自敘》曰:「公事之餘,無以自遣,或發於感慨之時,或寄於山水之前。」又於〈東壁樓〉後四句言:「朱濂斜捲盤波日,玉檻橫棲出岫煙。聽政餘閒覺寂寞,寄情山水墨翰筵。」由此可知,「東壁樓」應是鄭經最常出現的地方,或許是聴政處理公事,或讀書寄情山水墨翰;然而明確的地點,卻未見詳載。

投影片2.JPG

 

  〈題東壁樓景自敘〉的詩題意境,於前二句描述「東壁樓景」,後二句是「自敘」。第一句講述東壁樓的位置:鄭成功將「熱蘭遮城」命名為安平城,做為鄭家的宅第;因此鄭氏王朝的三代統治者,都居住於此。而承天府(今赤崁樓)則做為臺灣最高行政機構。半年後鄭成功病逝,鄭經入主臺灣後將承天府改為儲藏火藥的場所。由上推論,「東壁樓」應是位於現在的安平古堡。而詩中指西邊城牆的「西郭」,可能是西定坊的西側,濱臨臺江;又「高樓遠峙白雲邊,綠海環城動碧璉。孤渚彩霞生畫閣,一江明月渡漁船。」(〈東壁樓〉)此時浮出的畫面是東壁樓四週「綠海環城」,而且與海的距離相當近,乃至晚霞會映於閣中牆上,而成為千變萬化的畫閣。

  「青山白雲相與鄰」,則是記載相與鄰的遠景。府城週邊沒有高山,所以自東壁樓往東看去是新化區的木架山,往東南方看去是高雄的大崗山。此二句,所描述東壁樓的地理位置,是鄭經1664年依其父鄭成功所訂的府城區域並擴大升格。他將原屬承天府轄下的兩縣,升格為天興州與萬年州,並設三個司。再於承天府管轄地帶劃分四坊:東安坊、西定坊、鎮北坊、寧南坊;而二州下設24里。之所以特別提到府城行政規劃,主要是鄭經此劃定里坊的遠見,直至清朝仍被清廷所沿用。

開元寺圖.jpg

 

  第三句,直接告訴讀者有一位「隱者」住裡面,並於第四句自答是「先朝」,也就是閣中住著明朝的一位「漢臣」。此二句以今昔相互映照,今是隱者,昔是漢臣。再就地點觀之,今是在臺灣的「此閣」,昔是指明朝;而今整個神州被滿清佔領,只獨留昔日的漢臣於東寧(臺灣)自立為王。

  全詩的「時間」流轉,鄭經是以現居東壁樓內的隱者,來追憶山河變色的先朝;若以「空間」角度欣賞,則可看出此詩寫「景」的特色。首句是東壁樓,次句是登高眺望相與鄰的遠山、白雲;第三句回到閣中,第四句則跳躍至先朝所在的神州。所以他是以東壁樓周邊由近而遠;然後再拉回原點,最後轉換至故國山河的大空間意象。此詩與李後主的〈 虞美人〉相同,都是以「樓」為回憶的起點;但鄭詩並沒有「故國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的飄泊零落悲感。鄭經以一位隱士的角色撫今懷古,淡淡地傳達一位先朝漢臣的感懷;非如李後主那般濃烈的感懷故國,以致因〈虞美人〉而招來殺身之禍。

  鄭經雖然將臺灣定位為枕戈待旦的基地,但在他統治的十九年間,對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多有建樹;並且將中國的官制引入臺灣,科舉制度、四書五經也影響臺灣漢文化,並且興建臺南首學孔廟。但是經過多年的征戰,財務透支,軍隊又缺乏補給,鄭經於1680年決定放棄東南沿海據點,退回臺灣;並將國事交給兒子鄭克𡒉處理,所以他詩中自言當一名隱者。但是這位「隱者」,並非是要將天下給許由,然後入藐姑射山,見四子求道的堯。而是鄭經自己定義的隱者--退居北園(今開元寺)。

1開元寺.jpg

 

   鄭經於其《東壁樓集》中,亦不乏展現明朝忠義的傲骨作品,如「復仇雪恥知何日,不斬樓蘭誓不休 」(〈悲中原未復〉)、「組練熊羆卒,遵養在東洵。企望青鷥至,年年獨不見。」(〈獨不見〉)、「蛟龍翻浪舞, 乘潮拜白鼉。無限秋景色,起詠大風歌 。」(〈臨江〉)等,誓言收復明室,恢復中原的悲壯詩歌。然而,中年的鄭經,在戰事不斷挫敗,所求未遂下,已覺心灰意冷;他應該是「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毅然放下朝政,興建北園。然而,他的隱士生活與眾不同,不是「空山儼谷靜,荒徑林塘幽」;而是終日飲酒賦詩、圍棋射獵,緃情長夜之樂。可惜,不幸於隔年馳馬狩獵時,暈厥墜馬而薨逝,從此北園夢斷。

 

1-6 主人孤島.jpg

 

  鄭經18歲左右與其幼弟乳母私通生子,而釀起喧然大波;據說這是造成鄭成功過度生氣,以致入主台灣半年就病死的原因之一。而後大家對鄭經的印象常常是停留在這私通事件,以及退隱後的緃情聲色。可見鄭經對臺灣用心經營19年的貢獻,仍敵不過人們對他父親鄭成功「民族英雄」的形象。然而,朱鴻林教授於1994年考定《東壁樓集》是鄭經的創作詩集,其內容八卷,言情寫志,更加肯定鄭經的文學地位。而此收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原始資料共有四百八十首詩,其中不乏鄭經嚮往隱士生活的詩篇。或許鄭經年少若沒有繼承反清復明的父志,中國文學史上應該會多一位「生來性放曠,興起獨遨遊」的山水派詩人。

 

1-5屏蹟 鄭經.jpg

 

 

   

【參考資料】

1、參閱資料:維基百科【鄭經】【赤崁樓】【承天府(臺灣)】【安平古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7%B6%93

唐·李煜〈虞美人‧ 其二〉: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典故出自《莊子‧逍遙遊》

4、東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并序〉: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5、愛詩網「台灣古典詩總覽」: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GroupType=1615

6、臺灣大百科全書: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24

7、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000361

8、陳佳凌:《鄭經《東壁樓集》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WYnx68/search#result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感興.JPG

 

【感興(二首之一)】

昔想風雲會,今隨草木春。

 未交天下士,敢尚古之人?

 鐵鑄寧移錯,弓疑莫認眞。

 也知薑桂性,無地不艱辛。

 

       章甫(1760-1816)文明,號半崧,臺灣縣(今臺南市)人。嘉慶四年(1799),三次渡海赴考科舉都未中,於是回到家鄉辦學,並絕意仕途,不再進京趕考。此詩〈感興(二首之一)〉抒發自己的剛直性格,是造成此生不得志的原因。為五言律詩,押真韻,收入《全臺詩》第參冊。首聯,破題,以昔今為對比,述說自己嚮往如王粲〈詩〉所言之:「遭遇風雲會,託身鸞鳳間」的好際遇,希望成就一翻事業;然而,現況却是機運不佳,只得以落魄伴隨草木同春秋。

  其次,頷聯意境同於首聯。「未交天下士」,即是反思自身,未及風雲會,而又居於臺灣島,因此才德非凡的「天下士」,也未曾相識一人。「敢尚古之人?」即是自嘲,哪敢矜誇說要超越古人的建樹呢?而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因此「未交」對「敢尚」,「天下士」對「古之人」。

  而頸聯的對仗是「鐵鑄」對「弓疑」,此二者是寓言,一實一虛。另外「寧移錯」對「莫認真」;實者寧移錯,虛者莫認真。《莊子‧大宗師》之公案是大冶鑄「金」,而此詩作者將自己謙喻為「鐵」;他隱喻自己面對天地洪鑪的煉治,以及命運造化的大冶,即使加在身上的聲名都移除,也會勇於接受這天地的安排。 而「弓疑」,是說人生世事的無常變化,就如杯弓蛇影般虛幻不實;不要將挫折與失敗,誤當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此處的「錯」字,本義是用金塗飾或鑲嵌,於此詩應可解為加在身上的聲名;而「真」與「錯」對仗,則解做本性、本原,即與「錯」有對仗之意象。而作者以莊子「大冶鑄金」的寓言自喻,他不外乎是要借用子來體悟生死的「成然寐,蘧然覺」,帶出自己尾聯的覺悟。

2.new薑.jpg

 

  尾聯,「也知薑桂性,無地不艱辛」,是作者面對起伏人生境遇的感悟,尤其三次科舉皆不中更是挫折。首聯以「今隨草木春」自喻,而尾聯也以植物的「也知薑桂性」來呼應,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難怪王國璠讚其詩曰:「按半崧之詩,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五法俱備而不入俚……故非獨五、七言律波瀾壯闊、法度精嚴,如建大將旗鼓,雖八面受敵,無懈可擊。」

  作者雖然形容自己的現況是跟隨天地四時運轉,以及猶如草木榮枯般不斷地輪迴;但他自認為--「我不是一般的小草」,而是內心有著不流俗、不屈服的薑桂辣,《文心雕龍》云:「夫薑桂同地,辛在本性。」但是,也就是這不妥協的辛辣本性,造就今日的所求皆不如意,而「無地不艱辛」。作者也曾想風雲會,更想有超越古人的建樹,但反省原因就出於自己的剛直性格。如同他在〈寫懷〉所言:「病久如曾愈,愁多不覺添。依然薑性辣,敢比諫書嚴。」英雄最怕病來磨,然而久病的作者,並未對病投降;他仍以比「諫書」還嚴,來自喻剛直的性格。再者,他這種不妥協的個性,也可以從〈示兒孫〉略知一二:「硯上我家田,傳耕幾百年。固窮休送鬼,安業亦云仙。」告誡子孫,這塊家傳的硯,已筆墨田耕數百年,即使窮困潦倒,也不可以拿來送人中之鬼,當做改善生活的賄賂物。

2-3.jpg

  泰戈爾說:「一個人擁有什麼,他的限制也就在那裡。」然而,作者並未給自己的薑桂性給限制住,他願意為自己的剛正不阿,接受命運不順遂的事實。所以他在〈次甦齋再來草元韻十三首‧臘盡日書懷〉云:「歸鄉終歲掩雲關,雅愛幽居不市闤。來日逢春隨處好,頻年送臘幾時還。破癡要解拈花笑,覺悟曾聞點石頑。萬態升沉渾是夢,千金難買一身閒。」由此可知,作者頑石點頭的覺悟,應與子來的「成然寐,蘧然覺」是相同的。

 

 

【參考資料】

1、愛詩網「台灣古典詩總覽」:

    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GroupType=1615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