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15愛詩網●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貳獎】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1     

 

 

死經百日始知詳,砲火無情一斷腸。

底事輸他南下雁,高飛不得到衡陽。

深沉無計覓遺軀,水國知依底處隅。

思子千秋終不得,夢魂長繞洞庭湖。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壹冊。詩中提到的「銓兒」為傅春銓(19211944.12.8),其為傅錫祺之七子,與繼室廖題所生。辛巳(1941)入學東京無線電信講習所,194210月畢業。當時中日戰爭已爆發,習此技者需於飛機上執行勤務。於1944年以日本「軍中臨時人員」派署到中華航空株式會社工作。詩中記錄作者於百日後,得知銓兒墜機之過程的感傷。

 

【作者】

       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一字薰南,號鶴亭,晚號澹廬老人,臺灣臺中潭子鄉人,清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生。早年從謝道隆讀詩古文辭,造詣深厚。光緒十九年(1893)以第十二名取進臺灣府學,翌年因中日戰起,未能赴福州應舉。日據後,設館授徒,並應臺中《臺灣新報》社之聘,主編該報漢文版筆政,晚年退隱「澹廬」,日以詩書自娛。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賞詩心得】

    政局混亂之春秋戰國先秦諸子百家,各思以其道易天下。然而針對人生苦難,著墨最多的是--莊子。其於著名的《莊子‧齊物論》說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莊子一針見血地道出吾人一出生即奔向死亡,無一倖免,而這也是世間最公平但也是最無奈的事。

 

   臺灣古典詩關於歲時風土詩作中,可以發現許多談論「死亡」的作品。因為吾人生於這片土地直至死亡,必須歷經數十年光陰,而要與生存環境、社會、家國和諧共存殊屬不易;尤其在臺灣光復前後民生塗炭的困苦年代。吾人面對突如其來之死亡訊息時,依研究死亡學先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表示,通常面臨死亡的「當事人」會經歷五個情緒表現:「否定和逃避、憤怒、交易、憂鬱、接受。」然而,週邊之親友,也就是「喪親者」,同樣必須由噩耗傳來的震驚,哭泣、自責、哀傷,以及透過種種的療癒,轉而接受、緬懷,從喪親經驗中恢復;乃至最後將心靈寄託於信仰。筆者觀察歸納有「震驚、哀傷、療癒、緬懷、信仰」五個典型。是故,筆者於臺灣古典詩資料庫中依此五個情緒轉折,分別賞析前賢大作,將之串通一氣。最後,吾人應可體會各地之歲時風土,有許多習俗、儀式、祭典、法會、信仰是受到對「死亡」的不了解而所引申發展的。  

 

   

日軍轟炸機(加文字)

  傅錫祺先生此篇大作,為七言絕句,押陽韻,其以記為篇名。是悼其七子傅春銓,於「中日戰爭」時以日本軍中臨時人員身份墜機身亡之過程。此事件發生於1944年11月19日「衡陽保衛戰」期間,日方發動第三次總攻擊之後。因臺灣當年還是日本殖民地,銓兒是東京無線電信講習所畢業,是故需配合執勤於日方飛機。此役是日軍為了逆轉太平洋戰場上急遽失利,而提出「打通大陸作戰」的「一號作戰」。詩作中記錄著作者因早期通訊不發達,兒子往生20天才傳來噩耗,而後再百日才獲知墜機詳情之震驚、焦急與思子之心情。

 

      第一、二句:「死經百日始知詳,砲火無情一斷腸。直陳銓兒出任務,其所搭乘的日軍飛機,遭砲火擊中,墜

new國軍高射炮加字

毀於洞庭湖。 其經百日才知詳情是因為天候不佳,飛機降低飛行高度,而遭炮火擊中;其喪失愛子之痛無法言喻,猶如肝腸寸斷。此詩之歷史背景是中國抗日戰爭,也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之全面戰爭,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東亞戰事的部分。直至詮兒往生隔年,1945814日,日本昭和天皇頒佈無條件投降敕書,歷時八年。此戰役造成無數人亡家破、流離失所;作者即是其中一位因無情戰火,而失去兒子的傷心父親。

   

 

洞庭湖地圖(小)

        第三、四句:「底事輸他南下雁,高飛不得到衡陽。描繪勾勒為父者得死訊之焦慮心情,為什麼急欲前往,但卻又遠在交通不便之海峽另一端。「底事」的「底」有「為什麼」之義;另一解當「這」。而作者於此表達無語問蒼天,故以第一義為佳。雖說「衡陽雁去」,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但總贏過他身在臺灣而高飛不到。因銓兒墜機洞庭湖與衡陽市同屬湖南省,雖距300多公里,但作者僅是技巧地藉由范仲淹〈漁家傲〉所言:「衡陽雁去無留意」之典故,表達其為父者竟然什麼都無法做,包括只是學習南下雁到衡陽即返,都不可得的無奈心情。「」與「不得」,道盡欲哭無淚之心酸。 

  

   

 

  第五、六句:「深沉無計覓遺軀,水國知依底處隅。說明飛機是墜落中  國第二大淡水湖深約四十尋(約96公尺)之洞庭湖。因湖南省全部範圍皆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然而湖南河網縱橫,幾乎全為「洞庭湖」水系,長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條,是故可知水域「深沈無計」,渺渺茫茫無邊無際,何處尋覓遺體。又此衡陽保衛戰,是抗日戰爭後期,最慘烈的城市爭奪戰。日軍共傷亡七萬多人,幾乎少有人可以屍骨還鄉,更遑論要在敵方第二大湖打撈機身殘骸乃至救援墜機人員,此乃是難上加難以至於不可能之事。 

 

      第七、八句:「思子千秋終不得,夢魂長繞洞庭湖。一位由震驚而漸漸接受此無奈事實的父親,其「思子千秋終不得」;此充份表達了73歲白髮人送黑髮人之愛別離苦。作者老年再度喪子,對他打擊很大;其於接獲噩耗後即悲痛地寫了〈哭銓兒十二絕句〉詩組,記錄銓兒求學過程及其晚年喪子之哀痛。其於〈絕句〉第七首自責:「不言之意我能明,祇為家貧取速成。計積餘貲還就傅,匆匆那料便捐生。」哀訴詮兒之所以會去讀無線電信科,只為家貧取速成,才會年紀輕輕就殉難。

 

洞庭湖照片(小字)

 

 

 

 

 

 

 

 

 

 

 

 

  在作者眼中,一個小娃兒轉眼成人,正值青春24,有多少理想抱負等待實現。然而噩耗傳來,一切都成泡沫一切皆是幻影。千里外的衡陽到不了,唯有剩下「夢魂長繞洞庭湖」是真的。此時作者飄風苦雨之心境,如同莊周夢為蝴蝶,已分不清莊周是栩栩然蝴蝶也,還是蝴蝶是莊周;他只希望現在就飄盪於洞庭湖上,輕輕呼喚銓兒,如果是場夢,那最好不要醒來。

 

  本詩的靈魂是」字,其喻意深遠--因藏有父親的慈愛。父親的愛是無國界的,他思子千秋終無悔,他夢魂長繞洞庭湖亦無怨。此天性使然的父愛,正與無情的炮火成強烈之對比,令人動容又心碎。再者,作者以遺民自我定位,認為臺灣數百年來皆操控於強權國家,致使百姓無法有自己的家國。而今銓兒子竟以日本軍身份,於中國境內遭中國大砲擊落,乃至連遺體都無法尋獲;此大環境因戰爭而錯置因果,其內心之衝突與無奈,或許一句「夢魂長繞洞庭湖」可消解少許。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典藏臺灣: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fc/da.html

3.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A1%E9%98%B3%E4%BF%9D%E5%8D%AB%E6%88%98

4.廖振富、張明權〈《傳錫祺日記》所反映的親人互動及其家庭觀〉《台灣史研究》第20卷第3期,1029月。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2哀傷    

  題亡妻高氏及亡兒春鏡遺像 

作詩黃門哀,喪明西河毀

 相思勞夢魂,十載還未已。

 相見總無期,幽明自人鬼。

 貌形倩畫工,坐立同一紙。

 坐者吾髮妻,立者第四子。

 貌此亦何為,鍾情聊復爾。

 髮妻生甲戌,十五歸窮士。

 遠祖齊子羔,賢孝故無比。

 我年弱冠來,謀生多轉徙

 內顧何無憂,內助良可恃。

 遊子慣離家,承歡虧菽水。

 高堂雙老親,憑君奉甘旨。

 兒女七八人,斷機師仉氏

 勤儉率家人,和睦處妯娌。

 倡隨廿七年,違言不到耳。

 白首願相偕,一病嗟不起。

 臼夢醒三年,又失孔家鯉

 兒性頗聰明,兒生運多否。

 病驚變倉卒,墜橋溺移晷

 萬死得復蘇,長生或可企。

 十四志活人,所發無虛矢

 當時格以年,再戰破堅壘

 懸壺並兩兄,指日鼎足峙。

 漸長知孝親,關心及盤匜

 知足不多求,私心亦自喜。

 人間十九年,棄去同敝屣。

 子墓附母墳,九原免陟屺

 子像侍母側,形影相依倚。

 對鏡孤鸞鳴,愛犢老年舐。

 物類猶如斯,人獨忘情豈。

默默雖無言,相對常尺咫。

 慰情聊勝無,且作再生視。

 

【題解】

   本詩寫於1924年,收入《全臺詩》第貳拾壹冊。亡妻高氏,指傅錫祺的原配高綢。春鏡,指傅錫祺四子春鏡(18991917)。高綢15歲嫁入傅家,兩人育62女。春鏡於1914年曾考取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後於1917618日病逝於臺北赤十字醫院。這首詩寫於高綢逝世後十年,也為四子春鏡逝世後七年。傅錫祺請畫師為二人繪製遺像,並以此詩抒懷。

 

【作者】

  new2-2    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一字薰南,  號鶴亭,晚號澹廬老人,臺灣臺中潭子鄉人,清同治十一年八月十日生。早年從謝道隆讀詩古文辭,造詣深厚。光緒十九年(1893)以第十二名取進臺灣府學,翌年因中日戰起,未能赴福州應舉。日據後,設館授徒。嗣應聘為《臺灣日日新報》漢文欄主筆。喜吟詠,1906年加入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讀詩心得】

    此詩作者傅錫祺先生寫於元配高氏 往生十年及四子春鏡往生七年;其請畫工為二人畫像之紀念文,屬悼亡詩。共44句分四段,第一段有12句,敘述畫像緣起。第二段有20句,哀悼亡妻之往事。第三段20句,追思四子春鏡。最後12句,作者之用心下畫像完成,可咫尺常相對矣。

 

     親人往生後,從震驚、抗拒排斥,不願接受事實而感到哀傷,其實是正常的過程,就像我們常常安慰喪家要「節哀」一般。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都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及惻隱之心;透過一時半載的哀傷階段,也是一種平撫的過程。傅先生夫人往生十年,其自述「相思勞夢魂,十載還未已」,可見哀傷期相當長。今傅先生願意畫像紀念,其實也可說是撫平哀傷的療癒過程。

 人物畫像

 

  第一段,立像緣起說明。「作詩黃門哀,喪明西河毀。相思勞夢魂,十載還未已。相見總無期,幽明自人鬼。貌形倩畫工,坐立同一紙。坐者吾髮妻,立者第四子。貌此亦何為,鍾情聊復爾。」第一句追悼其亡妻。「作詩黃門哀」,晉代文學家潘岳五十歲痛失愛妻,作三首流露真摯夫妻之情的悼亡詩〉,受後人讚賞。從此之後,〈悼亡詩〉便成為丈夫哀悼亡妻的專用詩題。再者,因為潘岳曾任黃門一職,是故作者以「黃門哀」告訴讀者,這也是一首〈悼亡詩〉作者於其妻往生後曾撰〈哭亡妻高氏綢〉,此為第二首。

 

  喪明西河毁」指喪子之痛,第四子春鏡往生。原典出自孔子之弟子子夏在西河喪子,而哭瞎眼睛,典故出自《禮記‧檀弓上》。作者與元配高氏育有62女,結縭 27年。雖說夫人已過逝十載,然從文字揣測,作者應未完全走出喪妻之痛,其仍希望有天能再相見;但「幽明」指陰陽相隔,「相見總無期」。畢竟人鬼殊途,於是請畫工描繪夫人坐而子侍立於側。「貌此亦何為,鍾情聊復爾。」面貌雖不完全相似,但聊勝於無矣。由此可見,於相機尚不普及的日據時代,藉由畫工之技藝而留住影像之作法,應是風行於當代。

 

     第二段,作者追思亡妻。「髮妻生甲戌,十五歸窮士。遠祖齊子羔,賢孝故無比。我年弱冠來,謀生多轉徙。內顧何無憂,內助良可恃。遊子慣離家,承歡虧菽水。高堂雙老親,憑君奉甘旨。兒女七八人,斷機師仉氏。勤儉率家人,和睦處妯娌。倡隨廿七年,違言不到耳。白首願相偕,一病嗟不起。」此詩追憶亡妻,是故前二句交待時間,皆以高氏為主。作者讚高氏十五歲與其結髮後,具三從四德,其並如數家珍般逐一列出:作者先論其孝順公婆,次代謀職於外的他孝順高堂雙親。三敘教子有如孟母斷機勸學。四為克勤克儉勤儉持家。五妯娌相處熙熙融融。六夫妻相隨違言不到耳。高氏婦德、婦功、婦言皆圓滿,然而却一病不起,無法白頭偕老。作者1914531日高氏病危前之日記讚其妻:「事親孝,事余敬,待叔姑妯娌無可非之處。」「吾失此賢內助,悲痛不可名言。」而其妻往生後七年內,日記記載其夢夫人有15次之多,可見高氏對家庭的奉獻,令作者感深肺腑。

 

         
new 2-4    
作者自謂「窮士」,並言「我年弱冠來,謀生多轉徙。」因其乃臺中潭子鄉人,早年師從謝道隆先生讀詩學古文。日據後,設館授徒,並應聘至臺中辦報,是故其需經常離家居住於臺中,故自言「謀生多轉徙」。而於〈哭亡妻高氏綢〉亦言:「與君聚少別離多,奔走風塵可奈何。」因其與高氏有8個小孩,再加雙親,共12人每天要生活日用,是故其需為生計奔波。此於清林朝崧〈贈傅錫祺秀才〉詩作中亦有記錄:「生計累人深,壓線長作嫁。投身報界中,鉛槧少休暇。」雖說作者為生計少休假,然而其任漢文主筆之《臺灣日日新報》,可說是了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施政,以及臺灣社會變遷的重要史料;因為其新聞詳實而客觀,並且發行時間幾乎涵蓋日治時期的半個世紀。

         

     第三段,追思其亡四子春鏡:臼夢醒三年,又失孔家鯉。兒性頗聰明,兒生運多否。病驚變倉卒,墜橋溺移晷。萬死得復蘇,長生或可企。十四志活人,所發無虛矢。當時格以年,再戰破堅壘。懸壺並兩兄,指日鼎足峙。漸長知孝親,關心及盤匜。知足不多求,私心亦自喜。人間十九年,棄去同敝屣。」前二句作者亦是交待時間,臼夢醒三年,又失孔家鯉。」「臼夢」指喪妻,「孔家鯉」寓白髮人送黑髮人,如孔鯉先孔子而逝。其次敘述春鏡性聰明,然而命運卻多舛,病死他鄉。三說其14歲立志學醫,二次考試錄取,故北上就學。四道其漸成人,知書達禮、孝順長輩。五曰人間19年,竟突然得脚氣通心病往生。六嘆造化弄人,原自竊喜兒子可與二位學醫兄長互相砌磋,壺懸濟世各峙一方,豈知無常來的突然又倉卒;作者感歎年輕生命的消逝,怎麼會猶如丟掉爛鞋這麼簡單又快速。

 

      第四段,結尾:「子墓附母墳,九原免陟屺。子像侍母側,形影相依倚。對鏡孤鸞鳴,愛犢老年舐。物類猶如斯,人獨忘情豈。默默雖無言,相對常尺咫。慰情聊勝無,且作再生視。」前二句指將四子春鏡葬於原配高綢墓側,可免子遙念母親。此「陟屺」出自《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九原」指墓地。前四句乃敘其用心良苦,將子葬於母側,而畫作亦同一紙,如此可形影相倚。然而,作者今日請畫工完成子侍母側圖,其自謙是人之常情;孤鸞照鏡尚且悲鳴氣絕,老牛舐犢愛其子,何況吾人豈能忘情。

 

  作者以「孤鸞照鏡」典故喻其喪妻,「愛犢老牛舐」表達對愛子之不捨;由此二句可再回頭檢視全文,作者追思母與子之比重是平均工整的,相映於詩題「題亡妻高氏及亡兒春鏡遺像」。作者喜吟咏,而文筆之好,可由其早年是櫟社創始之九人之一略知梗概。而櫟社是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也是最具批判性格與抗議精神;是由臺灣中部的古典詩人所組成,於其接任社長期間,可說是櫟社最興盛之時期。再者,此詩末四句:默默雖無言,相對常尺咫。慰情聊勝無,且作再生視。」可透過文字看出作者心已寬慰。其思念母子時,有像可以常相對,視之如再生;雖默默無言,但聊勝於無,還是有安慰之作用矣

 

     2-5  《莊子‧至樂》寫道莊子妻死,其箕踞鼓盆而歌,令其好友惠施困惑,質疑莊子之不通人情。然而莊子以其洞見告訴惠施:「我觀察吾人一開始本無生、無形、無氣,而是一受其成形之後才有氣、有形、有生的。因此我們的生與死,與大自然春秋冬夏四時運行是相同的道理。自從我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不再哭泣了,反倒覺得死亡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莊子這超越生死的哲思,是道家行者的境界。然而,莊子也表達了吾人面對生死大事,要不執著生,也要不執著死。如果執著「」才是最好,這執著會讓我們痛苦,乃至不快樂--因為恐懼死亡。是故,於人世間要快樂自在,就是要接受生與死二者皆是自然的一部份。不悅生、不惡死,一切平等看待,兩行齊觀。此詩作者雖情意濃,然也有轉淡的一天;雖做不到莊子的一念放下,然此詩作於其妻往生「十載」,應可推知其已藉由畫像之完成,而放下執念之情,淡其哀傷矣。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

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42844.htm

4.王振勳〈櫟社詩人的社會意識與女性態度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0042月。

5.廖振富、張明權〈《傳錫祺日記》所反映的親人互動及其家庭觀〉《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3期,20139月。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3療癒1  

 海音詩,(第二十三首)

有孝男兒來弄鐃,有孝女兒來弄猴。

升天成佛猶難必,先遣爺娘黑獄投。(凡親喪必懺佛;僧於中午飛鈸,謂之「弄鐃鈸」。諺曰:「有孝後生來弄鐃,有孝查畝仔來弄猴」。弄猴者,以猴演雜劇也。俗謂男曰「後生」、女曰「查畝仔」。按「查畝」二字,無謂,當是「珠母」音訛,猶南海之言「珠娘」也。)

 

(第二十五首)

搆屋空糜十萬錢,化為灰燼亦堪憐。

飄流多少加鴒仔,何處棲身覓一廛。(親喪禮佛,必糊紙屋焚之;屋中器物悉備,雕鏤之精、繪繡之美,常費百餘緡。內地無業窮民,每附兵船渡海,久而不歸,曰「加鴒仔」。)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伍冊,此組詩共有一百首,此處所選為第二十三首與第二十五首。《海音詩》為作者劉家謀悉心規劃下的創作,均於詩末加註說明,記錄自己對於當時臺灣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觀察。第二十三首,是反應破地獄救贖之表演──弄鐃、弄猴,並且救贖父母於地獄,作者質疑其視父母為入地獄之惡人,實屬不孝,若真有地獄,如此就可解脫?

  第二十五首則反應親人過世後耗費龐大錢財糊製豪華靈厝,屋厝中器物皆備,鏤雕精美,卻在一夕間焚燒化為灰燼;對照「加鴒仔」無處棲身之情形,相當諷刺。

 

【作者】

  劉家謀(1814-1853)字仲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陳壽祺掌鼇峰書院時遊其門。道光十二年舉於鄉,以大挑得教諭,初任寧德,繼於道光二十九年任臺灣府學訓導,皆約士嚴,衛士勇。留心文獻,所至輒蒐羅掌故,在臺灣著有《觀海集》四卷。又著《海音詩》二卷,凡七絕共一百首,寫臺灣典故甚詳,尤惓惓於地方利弊,為考獻者所取資。

 

【賞詩心得】

  〈海音詩〉百首之第二十三首,七言絕句,押尤韻。作者悉心規劃之下的創作,每首詩末皆加註說明,記錄自己對於當時臺灣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觀察。而此詩即是描繪勾勒臺灣生命禮俗中關於喪葬法會的部分。

    鐃的照片第一、二句「有孝男兒來弄鐃,有孝女兒來弄猴」。作者詩中所描述之弄鐃及弄猴,乃是為亡者超渡法會之內容。  鐃有二種,一是青銅製,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另一種是銅製的打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此詩應是指後者)。此乃佛教、道教法師,於法會唱誦梵唄時所用之法器。其主要之目的乃是統領大眾唱誦,避免速度參差不齊。然而,隨著法會流俗化之後,已將莊嚴之梵唄演變為花式打法,主要是令參與者感覺熱鬧,更讓鄰里知道此家有真正的孝男,盡力的為父母辦理後事。

 

  此二句所描述,即是臺灣早期之喪葬儀式,乃至現在的喪家仍沿用至今。主要是喪家請來職業孝男或宗教人士,以花式梵唄配合唱誦經文來超渡亡者。而職業孝女,於現今臺灣社會稱「孝女白琴」,於法會以擴音器大聲放送異常悲傷之哭調,此作者皆統稱為「猴戲」。其實,關於「問喪」的禮節,最早記載於《禮記‧問喪》,其曰:「親始死,雞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惻怛之心,痛疾之意,傷腎乾肝焦肺,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故隣里為之糜粥以飲食。」其表達痛失父母時悲慘的心情足以令肝腎受傷,肺臟焦燥,一口水都喝不下。他也無心煮飯,僅靠鄰里的粥水稀飯濟之;這種痛澈心扉的哀傷,足以令五臟六腑乾枯矣。然而於此詩作,經由作者之記錄,使吾人得知早期臺灣社會已逐漸將此服喪禮節形式化,乃至交由職業人士代為哭泣,實乃主客顛倒。

 

  第三、四句「升天成佛猶難必,先遣爺娘黑獄投。」此乃是衍申自佛教之目連救母,出自《盂蘭盆經》。而此儀式是道教用來超渡亡魂,其立足點是每個人往生皆先落到地獄,而再經由道教之法師引導其遊歷地獄、過奈河橋、喝孟婆湯等儀式,最後將之超拔出地獄。作者於詩作後小註質疑,為何一般民間喪葬禮俗,皆先認定自己的父母一定墮地獄;為何往生者不能馬上升天成佛做祖?

 

    其實人的往生一如落葉般自然,但是民間習,輾轉流傳下來的法會儀式,卻愈來愈多元。這之間有一個關鍵,即是在生者,其將震驚、哀傷的情緒,透過儀式及法會功德,來祝願亡者可以超升到更好的世界;筆者將此種現象定位為是一種情緒的「療癒」過程。吾人辜且不論法會花樣,計功多少,超薦拔渡有效無效乃至是否迷信;至少透過這些儀式,可協助部份在生者,將哀傷情緒逐漸轉移至接受亡者已離開人世的療癒功能。

 

  

new紙屋

  〈海音詩〉百首之第二十五首,七言絕句,押先韻。第一、二句「搆屋空糜十萬錢,化為灰燼亦堪憐」是作者描摹一般喪家,花費數十萬錢,為亡魂添購華麗紙屋,並將之付諸丙丁以供亡者。而此處所謂的「」,是指民間之「紙紮工藝」結合紮竹與糊紙,而創作出的「糊紙厝」,若用於喪事,又稱「靈厝」。此傳統工藝又稱「紙路」,紙傘、花燈皆是相關作品,而此紮紙工藝之所以能被保留下來,主要是其作品皆與信仰習俗有關。

 

  第三、四句:「飄流多少加鴒仔,何處棲身覓一廛。」「廛」,是指古代城市中,可以供平民居住的房舍。《說文解字》曰:「廛,二畝半也,一家之居。」此二句,作者反問,為何不將錢省下來,以救濟大陸隨軍隊來臺的流浪者--「加鴒仔」(俗稱「羅漢脚」)。他們舉目無親、孤苦無依,乃至棲身之地都沒有,對比下來真是相對的諷刺。

 

  於喪禮結束後,燒紙紮屋的風氣,至今二十一世紀,發展成二個極端現象。環保人士推動環保紙錢,乃至利用電腦線上祭祀,以減少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另一派維持傳統者,其燒紙錢風氣未減,華麗房子更大,屋內設備更齊全,乃至再加上賓士汽車、女僮、男僕、智慧型手機、麻將桌……等等,猶如在世間的享用,一應俱全。此種作為,皆是假設往生者去世之後,什麼都沒有,因此以吾人現世的所有用品,皆貼心為之準備一份紙紮祭品,以火燒方式寄予亡者受用。可以想見,這不外乎是在世者,其自我安慰的療癒方式之一。

 

     之所以有這些儀式,皆是民間信仰,乃至口耳傳誦的靈感錄所記載。但是我們沒有人經歷過死亡又回到人世間,是故也不曉得死亡真正的世界為何;是靈魂投胎或是人死如燈滅?往生後的世界無人知曉,但是法會儀式、燒紙紮、化紙錢之習俗,歷經半世紀改變不多,照著前人脚步沿用者還是佔大多數。為何有這現象?因為我們一直刻板地認為死是不吉祥、不好的緣故;我們恐懼死亡,所以對死亡的一切想像都是負面的。 

3-4

 

 

 

 

 

 

 

 

 

 

 

    難怪莊子於〈至樂篇〉假借髑髏的深矉蹙頞,來嘲笑我們對死亡的害怕:「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這髑髏頭告訴莊子,死後世界無君上、無臣下,也無四時,以天地為四時。雖貴為南面君王,他的最好日子--不也只是這樣嗎!

 

  是故可知,因為我們都要執取「常」,不願意接受死生是命,其有夜旦之無常。只要我們不強求生,不排斥死,讓我們的生命如春夏秋冬般自然運行,則不必震驚也不用哀傷。更不需如本詩所探討的喪葬文化及法會超渡;因為生命本然,生命有他自己的道路,不必刻意造作。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3.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0%83

4.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http://blog.yam.com/hsiehlee/article/71103006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新刊頭    

 

 論青鳥法

吾豈異人情,尊生而賤死?

不分地吉凶,但論人臧否。

嗟彼堪輿家,群逞謀生技。

愚者墜術中,指揮任所使。

區區土一坏,千金棄敝屣。

福利以惑人,罪魁此為始。

在昔范公墳,萬弩石齒齒;

山靈倏變幻,朝天千笏倚。

郭璞著葬經,天乃斬其祀。

可憑不可憑,興衰難盡恃。

豈知相陰陽,岡原隨所止;

處處有佳城,何必誇奇詭。

枯骨可蔭人,生者胡為耳?

一卷青鳥經,歸根在天理。

【題解】

  本詩為五言古詩,選自於《北郭園詩鈔》。一般文獻認為中國古代掌管天文與曆法的官職,即由「青烏氏」所擔任;因此,將古代風水堪輿之學也稱為「青烏法」。本詩內容對於民間傳統風水堪輿之術提出批判,認為風水堪輿之術只是堪輿家們的謀生技巧,沒有定論禍福吉凶的能力。作者勸吾人不要為自家風水問題而迷信堪輿之說。

 

【作者】

  鄭用錫1788-1858,譜名文衍,名蕃,字在中,

4.開臺黃甲--鄭用錫

號祉亭,原籍福建浯江(金門),祖父鄭國唐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攜子崇和來臺,初居苗栗縣後龍,其後崇和攜眷遷於竹塹。道光三年進士,由於是第一位以臺灣本籍應考的進士,所以稱「開臺進士」或「開臺黃甲」。卒於咸豐八年,享年71歲。生子三人,長子如松為道光二十六年舉人,以孝友題准旌表建坊;次子如梁,候選同知;三子如材。鄭用錫博讀經史,尤精於易經,曾任明志書院講席八年,提拔後進無數,著作收錄於《北郭園全集》。

 

 

【賞詩心得】

  古代堪輿學又名相地術、地理、青烏、青曩、形法。勘是觀天,輿是察地。而本詩題「論青鳥法」,作者主要論述堪輿家以吉凶禍福,論斷地理風水對子孫影響,是一種迷信行為,勸世人莫過度相信。而堪輿學包括在世者之陽宅及亡者之墓地,也就是陰宅二種。此詩作者,大部份偏重於陰宅對世人影響之論述。

 

  本詩為五言古詩,押紙韻,共28句。前12句,作者剴切陳詞一般人深信不肖堪輿家而追求好地理的禍患。「吾豈異人情,尊生而賤死?不分地吉凶,但論人臧否。」作者自清,其思想觀念並非異於人之常情,也不是只有尊生賤死,更不是只看人的善惡得失而不論地理之吉凶。其主要是感嘆不肖的堪輿家,只為自我利益而欺騙百姓,使令百姓深信地理風水將影響人的吉凶禍福;而眾人為了趨吉避凶,不計一切對堪輿家言聽計從,是故其詩曰嗟彼堪輿家,群逞謀生技。愚者墜術中,指揮任所使。也因為如此,導致常有為一小塊所謂好風水的地,而豪擲千金在所不惜的現象,就猶如丟掉破鞋般簡單而不覺心痛。區區土一坏,千金棄敝屣。福利以惑人,罪魁此為始。」作者認為,之所以會有這樣愚笨的行為,都是被堪輿家以未來的幸福與利益所迷惑。

 

  作者再以8句,二個公案托陳喻意。  「在昔范公墳,萬弩石齒齒;山靈倏變幻,朝天千笏倚。」名宰相范仲淹往生時,連喪葬費用都不够;然而他出將入相幾十年,卻沒有將自己埋葬於所謂的龍穴,反而周遭都是亂石。當年窮困時,居住於蘇州天平山的南園,也是充滿奇石景觀,類似「萬笏朝天」般的怪異地形。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前途黯淡,反而位居朝廷高官。再者,當有人說他家是福地,他則捐為學堂,栽培蘇人子弟共同學習,而自己四個兒子也都有高成就,乃至後代子孫繁衍至今八百餘年。此乃作者以絕地出名相之例,論述祖先墓地乃至自宅之地理,皆與子孫前途無一定之相關性。

 

  次4句,敘述第二個公案:「郭璞著葬經,天乃斬其祀。1 王得祿墓可憑不可憑,興衰難盡恃。」而東晉文學家郭璞,精通陰陽五行曆法卜筮,撰寫一本論葬事忌宜的書,堪輿家們尊稱其為《葬經》。但他並未因此而一生順遂,反而因為卦筮違逆王敦而被殺。是故,作者以此二喻說明禍福不關祖先福地或自宅風水地理。奉勸吾人,千萬不可將子孫之命運興衰,全歸於區區一塊地;倘若做此錯誤連結,則實已落入迷信,正中堪輿家之算計。此典故,猶如臺灣目前唯一清朝一品官員王得祿墓園之傳說;其是遵照「大清會典」之規制而建於嘉義六脚鄉。其墓園建於廣闊的平原上氣勢恢弘,除了墓塚為中心外,兩側有墓岸,並立有石龍、石鳳、石獅、石象。而前方立有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等八對,相當壯觀。然而鄉野傳說,自王得祿埋葬之後,庄里「雞不啼、狗不吠」,而墓前石雕午夜後會外出覓食,損害村民五穀。因此,村民只好請來地理師破壞墓地風水,於墓園前開一條路,才恢復往日平靜。可見,地理風水好與壞、興與廢皆操控於堪輿師之嘴,是故此職業,於佛家又稱「方口食」,指其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是故詩曰:「可憑不可憑,興衰難盡恃。」

 

  最後8句,作者勸世人,「豈知相陰陽,岡原隨所止;處處有佳城,何必誇奇詭。」處處有佳城,不要追求千里來龍的結穴,要學習范仲淹岡原隨所止,才不會被堪輿家的花言巧語給左右了。《幼學瓊林》:「死墓曰佳城。」結尾四句,「枯骨可蔭人,生者胡為耳?一卷青鳥經,歸根在天理。」如果說後世子孫的禍福吉凶繫於祖先的枯骨方位,那我們生而為人都不用努力有所做為了嗎?其次,《青鳥經》是秦朝樗里子著,分上下二篇。又有一說是《青烏經》,青烏為古代專司相塚、相墓者。其以著名堪輿家「青烏子」名,隱指風水。《青鳥經》之內容,乃作者觀察天文地理而得,故要了解其所蘊涵之深義,尚需配合天道自然法則來探其根源,並非堪輿家口若懸河說了算數的。

 

  堪輿學觀察天文、地理,找出適合居住的地,這也可以是一門很科學的學問。如同建築房屋前,請建築師先行規劃方位,考量日照充份、風向流動,出入動線,房間擺設,乃至避危樓、慎水道、遠斷崖、免路沖皆是重要考量。而為祖先立墳的陰宅,也是相同道理;因為日照充份可加速大體腐化,而墓地若是積水將使大體腐爛乃至生蛆。因此,慎重選擇此種種條件,皆是為令祖先入土為安,也是對先人慎終追遠之敬意。

 

4-2 鄭用錫墓

 

  而慎選墓地,也是在世者為亡者    所做的最後一件事,筆者將之歸類為在生者,面臨亡者往生事實之哀傷情緒的「療癒過程」。早期農業社會,大都將祖先葬於自己田地一隅。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因地狹人稠,墓地已不够使用,是故政府機關漸漸將各鄉鎮的墓地改建為靈骨塔。相對地,農業社會的土葬方式也已不風行,皆逐漸改為火化方式。而環保人士更是大力推動樹葬,將大體火化後研磨成骨粉,灑於特定樹林園區,使令化做春泥更護花;此不但不會佔用子孫受用的土地,更不會令子孫有禍福吉凶之恐懼。

 

  然而此墓地堪輿,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已漸漸示微;但是,堪輿家仍受到大企業財團的青睞與重用,尤其於陰宅之設計,動不動就圈地做私人墓園。可見,作者於半世紀前的洞見,至今仍有付得起錢的人,寧願擲金換地,以保佑其子孫永永遠遠,生生世世皆大富大貴。他們或許認同禍福吉凶端看個人行為之業,就如同莊子於〈德充符〉所言:「死生存亡,窮達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但是他們更寧可信其有風水地理,而不願錯失子孫榮華富貴的機會。因眾人投機的心態皆想不勞而獲,是故迷信於地理吉凶者眾,而想靠自己努力改變命運者寡。有多少人可以如莊子對死的瀟灑與放下,其於〈列禦寇〉說道:「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吾人若能懷以天地為棺槨的心態,則從此逍遙人世間矣。


  綜上可知,為自身乃至後世子孫之福利,有所求而尋找福地者, 是一種貪婪的迷信行為。而若能以無所求之心態,學習范仲淹隨岡原而止,則處處是佳城。《幼學瓊林》曰:「為人子者,當知木本水源;念爾祖者,更宜慎終追遠。」是故,吾人慎終追遠,誠心為先人立墳,除了亡者入土為安之功能外,也是在世者對其自身哀傷情緒的療癒過程之一。對地理風水抱持正確心態,是此詩作者之深衷。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7%94%A8%E9%8C%AB

3.《北郭園詩鈔校釋》

4.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OA09602000312&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 緬懷    

五妃墓(限支韻)

城南遺塚傍芳祠,弔古淒涼范九池。

魚貫宮中留玉帶,鳳陽海外失金枝。

千秋氣壓桃花廟,一代光爭桂子碑。

五百田橫孤島在,不教巾幗愧鬚眉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拾貳冊。「五妃墓」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里,原稱為「五烈墓」。當年由於清廷派施琅征臺,大敗鄭軍,鄭克塽投降。然而忠貞的寧靖王朱術桂決定以死殉節,並將殉死決心告知五位王妃,於是五妃也選擇以死殉國。此墓創建於明永曆371638)年。本詩作者先描寫自己弔謁五妃廟,感受到五妃香消玉殞的孤淒蒼茫。詩末則書寫五妃追隨寧靖王為國殉死的節義。

 

【作者】

  施士洁(1856-1922),字澐舫,號芸況,又號喆園,晚號耐公。清臺灣縣治(今臺南市)人,為進士施瓊芳之次子。光緒二年(1876)中舉,次年(1877)捷成進士。授內閣中書。生性放誕,不喜仕進。返臺後曾先後任教彰化白沙書院、台南崇文、道學、海東書院。與丘逢甲、許南英三位並稱為清季三大詩人。施士洁為台灣史上極富文名的進士,王松《臺陽詩話》、連橫《臺灣詩乘》都給他極高的評價。著作有《鄉談聲律啟蒙》、《後蘇龕詞草》、《喆園吟草》……等。2

 

 

【賞詩心得】

  作者施士洁,乃進士,5-2五妃廟  臺南市人。此詩陳述弔謁五妃廟,其感受到五妃殉夫殉國的節義令人豎然起敬,但內心難免有一份孤淒悲涼之情。猶如《莊子‧徐無鬼》記載莊子隨送葬對伍,經過惠子墓,以「郢人運斧」典故,致意於與惠子的高厚情誼,並歎道:「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感歎已沒有人辯論對話。而此詩作者訪五妃墓,其內心不由自主所發出之孤淒悲涼之感;正與莊子「覩物思人」之歎異曲同工。再者,末四句,緬懷五妃追隨寧靖王殉國之節風遺古;正是立墓立碑之目的,以為後生晚輩學習之精神典範。 

 

  本詩為七言律詩,押支韻。 「城南遺塚傍芳祠,弔古淒涼范九池。」前二句乃作者弔古尋幽之緣起。第一句記錄五妃廟的位置,於「城南」,即南門城外魁斗山後,即今台南市中西區五妃里;而其墓塚就位於祠的正後面。墓碑上面題【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位於祠正中央。而此句與廟門楹聯「芳祠永傍城南路,玉骨長埋桂子山」相互烘托,皆是指廟位於城南。

 

  「弔古淒涼范九池」,原本五妃墓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於清‧乾隆十一年(西元1748)巡臺滿御史六十七及漢御史范咸(「范九池」),命海防同知方邦基修墳,並在墓前建廟以供祭祀緬懷,所以後人多稱「五妃廟」。而范咸修建後,其以花崗岩石刻〈五妃墓道〉碑,並有〈弔五妃墓十絕句〉;其第二首絕句,闡述五妃之貞烈,曰:「天荒地老已無親,肯為容顏自愛身,遙望中原腸斷絕,傷心不獨是亡人。」 此表達當時寧靖王語諸妃曰:「我之死期至矣!汝輩聽自主之。」五妃遙望中原肝腸寸斷,泣曰:「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遂結繯齊縊,聞者莫不動容悲悽。御史六十七〈弔五妃墓〉詩亦曰:「路旁老人為余泣,當年一線存前明。……有明歲晚皆節義,樵夫漁父甘遭烹。」此互映於「正傷心不獨是亡人」,漁夫樵夫皆甘冒生命危險前來忌拜。而范咸絕句亦云:「荒塚有人頻下馬,真令千古氣如生。」 

   

五妃廟是全臺灣唯一

  關於弔五妃的詩作很多,但大都以「涼、冷、寒、冰、殘、蕭、哀、淒」傳頌五妃的殉夫殉國昭烈精神,令人哀傷又不捨。如馬清樞「哀蟬似訴王孫恨,暮雨蕭蕭不忍聽。」唐景崧:「魁斗山前弔冷祠」。丘逢甲:「淒涼魁斗山頭路」。章甫:「要求同死冰添冷」。連橫:「殘翠羽微,殯宮蕭索落花飛。」「貞魂認得城南路,環佩歸來夜月寒。」林占梅:「可憐環珮冷,荒塚易昏。」 

 

  第三、四句「魚貫宮中留玉帶,鳳陽海外失金枝。」記載明永曆三十七年六月間,清大軍破澎湖,鄭克塽投降。寧靖王決心殉國,其五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義無反顧寧願全節,相繼自縊於中堂,是故其言魚貫宮中留玉帶」;即是將其隨身所用的飾玉腰帶解開留下,而投環。次日,寧靖王親自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

 

5-7[寧靖王墓

 

   四日後寧靖王拜  辭天地祖宗,書〈絕命詞〉畢,結帛於樑殉國;是故作者言其「鳳陽海外失金枝」,即未能留下貴族血脈子嗣。寧靖王朱術桂,字天球,別號一元子,是明太祖九世孫。南明唐王隆武(朱聿鍵)即位後,封為寧靖王。清軍入關,明室南移,寧靖王與鄭鴻陸迫居金門、廈門,會師鄭成功。鄭克塽乞降時,其堅貞犠牲,享年67歲。5清‧康熙的臺灣縣歲貢郭必捷撰〈過寧靖王墓〉悼念曰:「刮地西風古墓門,馬蹄衰草感王孫!道傍密布桄榔樹,竹里深藏番檨園。滄海無情流夜月,乾坤有恨吊忠魂!深秋尚有啼鵑血,十里紅花染淚痕!」寧靖王結帛於梁,說了一聲:「我去矣!」便告別了人世,留下「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令後人無限神馳。有人為他輓詩憑悼乃至作傳,而其與五妃的忠義貞烈,更超越了政權的敵對,被傳誦了數百年。而「寧靖王府」捨予僧建廟,即今之臺南「大天后宮」(前身稱「東寧天妃宮」)。

 

  第五至八句「千秋氣壓桃花廟,一代光爭桂子碑。五百田橫孤島在,不教巾幗愧鬚。是讚歎五妃千秋萬古之節義敢為精神。她們情深義重,殉夫殉國之情操,勝過因姿色美艷,而被封為「桃花夫人」的息夫人廟。而「桂子碑」即范咸所設立的「明寧靖王從死五妃之墓」碑。因其墓址原稱「魁斗山」,而魁、桂音近,所以許多詩人墨客們即取諧音而稱之為「桂子山」。

 

   「五百田橫孤島在,不教巾幗愧鬚。」此七、八二句詩靈感應是來自〈五妃墓道〉石碑所刻,御史六十七之〈弔五妃墓〉詩:「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吁嗟乎!五妃巾幗真堪旌。」以五妃的貞風亮節,讚揚他們巾國不讓鬚眉,有過之而無不及;與《史記》所記載之「五百田橫孤島在」,之五百壯士般雖死猶榮,同為歷史寫下悲壯的一頁。而司馬遷感慨寫道:「田橫之高節,賓客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5-3  正如司馬遷所言,他們「豈非至賢」。是故,後人為「緬懷」貞操節義者,乃至為地方鄉里、國家有貢獻者,皆為之立墓、立碑、立祠、立牌坊,不一而足。如同「延平郡王祠」, 是著名的鄭成功祠。百姓為感念其從荷蘭人手裡收復臺灣,並且建設臺灣不遺餘力,其死後人民為之建祠設廟奉祀。而大甲「林氏貞孝坊」,即道光年間朝廷下旨建坊旌表林氏之貞與孝。新竹「李錫金孝子坊」是旌表其孝行與熱心公益,是全臺唯一一座孝子坊。而臺北二二八公園旁的「急公好義坊」,是建於光緒年間,為旌揚臺北府淡水縣貢生洪騰雲義行。而此五妃廟則是夫妻海誓山盟必來之處,因為五妃流芳萬古之節義,即是從夫之貞節烈女典範。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習,略舉數例可知,為感念先人的無私奉獻,透過紀念碑、牌坊,可令後世子孫「緬懷」乃至學習。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臺灣文學知識平台:http://www.nmtl.gov.tw/

3.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5%A6%83%E5%BB%9F

4.陳鈴琴〈死生之境:台南南郊竹溪沿岸墳場地景之文化與構成分析〉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5.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http://xdcm.nmtl.gov.tw/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6信仰  

 題天妃宮

補天五色漫稱祥,誰向岐陽祝瓣香。

幾見平成逾大海,自知感應遶重洋。

遐方俎豆尊靈遠,聖代絲綸禮數莊。

是處歌恩欣此日,風聲潮影共趨蹌。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康熙22年(1683)明寧靖王殉國,捨宅為祠,為「東寧天妃宮」。翌年因施琅統帥水師進攻臺灣大勝,其自曰得媽祖庇佑,故奏請朝廷敕封為天后,改制官廟,為媽祖受封「天后」之始。本詩所言天妃宮,即現今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的大天后宮。季麒光於康熙23年來臺,為首任諸羅縣令。在敕封為天后之前,該廟已經因為年代久遠而需要整修,因此季麒光才有〈募修天妃宮疏〉等文。此詩應作於天妃宮重修落成之際,季麒光題詩以為紀念。

 

【作者】

  季麒光,字昭聖,號蓉洲,江南無錫縣人,中國清朝官員。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由內閣中書出知梅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閩清縣遷臺灣府諸羅縣知縣,於該年118日到任。其好文學,博涉群書,所為詩文清麗整贍,工臨池。在任踰年,以文獻未修,乃首創「臺灣府志」,總其山川、風物、戶口、土田、阨塞,未及終篇,後因丁憂去職。著有《臺灣雜志》、《山川考略》、《蓉洲詩稿》……等著作,其詩筆甚健,其文恣肆,記閩中事甚備,尤詳於臺灣。

 

 

【讀詩心得】

  本詩「題天妃宮」為七言律詩,押陽韻。宗教信仰源於人類面對不可知的大自然時,期望有一萬能的力量予以依靠,是故將民間流傳之義士、烈女予以神格化,並且為之立廟祀奉。祈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六畜興旺,於是靈感記輾轉口耳相傳下,有了所謂的民間宗教信仰。

 

  成功大學建築系傅朝卿教授,其以三階段來說明臺灣民間宗教的興起,主要是以「移民渡海到臺灣發展」的過程描繪勾勒:首先,是可以庇護渡海的神明,以媽祖為主。其次是定居本島開荒,面臨瘴癘之氣的疾病,是故以供奉瘟神王爺為主,如南鯤鯓代天府是最為重要的代表。第三階段,即是開墾穩定後,大量興建廟宇供奉其原鄉之神祇,如艋舺清水巖及台南三山國王廟分別為不同移民所建。乃至玉皇大帝、關公、城隍、觀音與土地公最為普遍者。

 

  而此詩「題天妃宮」之天妃,即是「媽祖」。6-2 女媧贊  此詩是描述清朝首任諸羅縣令季麒光,重新整修天妃宮落成之紀念詩。第一、二句乃稱揚天妃之德。「補天五色漫稱祥,誰向岐陽祝瓣香。」女媧乃是中國歷史神話中第一位上古女神,相傳其乃伏羲之妹,且為上古三皇之一。相傳曾煉五色石補天,用黃土造人,制定嫁娶之禮,延續人類生命;於道教與民間信仰有崇高之地位,一般皆視其為始祖女神。4補天五色漫稱祥」即是喻天妃之德猶如女媧娘娘一般的重要。「誰向岐陽祝瓣香」,獻上一瓣馨香向賢者虔誠祝禱。「岐陽」乃指岐山之南(今陜西鳳翔)。《詩‧魯頌‧閟宮》云:「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指周武王剿商紂,王居岐陽,四方之民歸之。是故,後人常用周武王居住的「岐陽」譬喻賢者。

 

  「幾見平成逾大海,自知感應遶重洋。」三、四二句敘述天妃的感應事蹟,從福建隨著浪潮也來到臺灣。天妃即媽祖,為庇護航海安全之神祇。媽祖姓林,名默娘。歷史上考證確實有此人,其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福建路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學者研究指出,媽祖是從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所演化而來,於發展過程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臺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林默娘廿八歲時,因父兄駕船到閩江口海域,6-3林默娘  突然遇巨風大浪,船毀人溺;默娘得知,傳說其飛身入海拯救父兄而罹難。遺體隨海浪漂流至閩江口附近的竿塘島(即馬祖列島的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就近將她埋葬於岸邊。湄洲鄉親不見默娘下落,認為她已羽化昇天,遂建湄洲媽祖廟作為紀念。再者,相傳明代鄭和下西洋遇險,受救於林默娘,其返航歸來後上奏永樂帝,並修建南京天妃宮,同時撰〈天妃之神靈應記〉。媽祖救苦救難的感應事蹟多姿多采,是故詩曰:「自知感應遶重洋」;靈感事蹟,也從海的另一端傳來到臺灣。而媽祖信仰圈也成為東亞海洋經濟以及社會結構形成的歷史見證之一。

 

  「遐方俎豆尊靈遠,聖代絲綸禮數莊。」五、六兩句寫歷代朝廷與臺灣百姓對天妃之崇敬。媽祖開始被神格化,是自北宋開始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開始傳播中國乃至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沿海,各地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遐方」乃指遠方。「俎豆」是俎和豆,其乃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裝祭品的兩種禮器。典故出自《論語‧衛靈公》,後引申為祭祀和奉祀;如《莊子˙庚桑楚》曰:「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由上觀之,本詩應是「禮器」與「奉祀」二義皆涵蓋。是故遐方俎豆尊靈遠」,即是遠方各地百姓,皆以禮器盛食奉祀來自閩江海域之媽祖,香火鼎盛不絕。「聖代絲綸禮數莊」,「絲綸」乃帝王的詔旨。歷代褒封媽祖,從宋徽宗到清咸豐皇帝止,媽祖受各朝皇帝褒封數不勝數,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恭敬。即謂歷代朝廷對媽祖十分崇敬,累敕褒封。

 

6-4大天后宮

 

  「是處歌恩欣此日,風聲潮影共趨蹌。」  最後二句,描寫天妃宮落成,四方百姓同歡欣景象。康熙22年(1983)明寧靖王與五妃忠烈殉國,並捨宅予僧聖知建廟。翌年清首任諸羅縣知縣季麒光來臺,見該廟年久失修,是故撰〈募修天妃宮疏〉募化整修。所以,天妃宮可說是臺灣最早由官方所興建,而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而於「此日」整修落成,不僅百姓為天妃宮的落成感到欣喜,連海風浪潮似乎也歡欣鼓舞的趕來朝拜祝賀。「風聲潮影共趨蹌」,趨蹌,指朝拜、進謁。作者將此歡欣鼓舞場面,以有情無情咸歡慶的生動活潑場面舖陳,筆者內心不知不覺也跟著開心,可知作者全詩鋪陳媽祖靈驗記、起源及歷代皇帝褒封後,於此最後二句畫龍點睛。

 

   此詩重要的表達特色,即是天妃信仰乃是從對岸閩江沿海,遠渡過來臺灣的民間信仰。此由詩中以大海、重洋、風聲、潮影、尊靈遠、禮數莊可略知崖略。而東寧天妃宮即「是處」,重修落成日即是「此日」,大眾齊獻馨香,諷德誦功天妃無遠弗屆之靈感事蹟。究其實,先民渡海來臺,首先要克服的即是臺灣海峽,不知何時猛風大作、白浪掀天,乃至波濤洶湧,故有黑水溝之稱。〈莊子‧秋水篇〉北海若告訴河伯:「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莊子藉由北海若描摹盡致大海之大,萬川歸之。據此可知,先民對茫茫大海有無比的死亡恐懼感,因為不是順利抵達,就是被鯨吞海噬。是故,信仰的力量就此產生。(竟)

 

  筆者整理六篇前賢詩作,是以扣緊詩作之精神為主軸,勉力傳達作者由衷之言為目標。再以喪親者面對「死亡」之情緒轉化過程:「震驚→哀傷→療癒→緬懷→信仰」,五個次第橫向連結,於此〈題天妃宮〉劃下句點。《幼學瓊林》曰:「死亡疾病,世不能無。」吾人若能坦然接受而面對「死亡」,將不再為身外之物所困,當下心境即可如莊子筆下的大鵬鳥高飛九萬里,從此逍遙人間世矣。

 

  

 

【參考資料】

1.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

2.臺灣記憶:http://memory.ncl.edu.tw/ 

3.傅朝卿〈台灣古蹟的形成與美學饗宴〉《台灣古蹟之美》,遠流出版社。 

    http://www.ylib.com/hotsale/monuments/main2-1.htm 

4.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B3%E5%A8%B2#.E7.9B.B8.E9.97.9C

5.蔡相煇〈從季麒光《蓉洲詩文稿選輯》析論清初臺灣媽祖信仰〉,《空大人文學報》第 23 期,2014 12月。

 

 

漆園‧2015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歲時風土系列文章】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一【震驚】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二【哀傷】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三【療癒1】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四【療癒2】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五【緬懷】

2015年大家來讀臺灣古典詩/死亡系列之六【信仰】

 

文章標籤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