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大甲婦.jpg

大甲婦


大甲婦,一何苦。
為夫饁餉為夫鋤,為夫日日績麻縷。
績縷須淨亦須長,撚勻合線緊雙股。
斲木虛中三尺圍,鑿開一道兩頭堵。
輕圓漫捲不支機,一任元黃雜成組。
間彩頗似虹霓生,綻花疑落仙姬舞。
吾聞

利用前民有聖人,一器一名皆上古。
況茲杼軸事機絲,制度周詳供黻黼。

土番蠢爾本無知,制器伊誰遠近取。
日計苦無多,月計有餘縷。
但得稍閒餘,軋軋事傴僂。
番丁橫肩勝綺羅,番婦周身短布裋。
大甲婦,一何苦。

 

 

  番婦=大甲婦?第一次看到詩文很疑惑,因為土生於大甲,還真不知道家鄉有原住民。而只看過阿嬤、阿祖手編草帽、草蓆,却沒見過他們在織布???再看清楚作者,阮蔡文是康熙廿九年(1690)舉人,《臺海使槎錄‧卷6-3.2》亦記載「參將阮蔡文詠大甲婦詩」;恍然大悟這是一首距離2017年,至少300年前的雜言古詩。作者一開始就為大甲婦下定義「大甲婦,一何苦」;透過作者的觀察,這位大甲婦有苦。然而正式進入本文前,迫不及待想先知道我們大甲真的有番婦嗎?

  原來大甲還真的是道卡斯族(英語:Taokas),而且大甲這兩個字的閩南語音近於「道卡(Tāi-kah)」。道卡斯族是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原居於新竹、苗栗、台中一帶的海岸平原區,而以大甲為核心。從文獻得知,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而荷蘭為了與中國、日本貿易,於1624年佔領臺灣,所以「荷蘭統治期」為16241662年。之後,鄭成功於1661年進攻臺灣,翌年擊敗荷蘭人;所以「明鄭時期」是1662-1684年。而「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臺灣。而此詩的寫作背景,即是清治時期;大量來自中國本土的漢族不斷移入,原住民人口全臺灣在清末只有十六、七萬,而漢人就有二百八十萬。而清朝政府統治之初對於臺灣的統治,不斷打壓原住民政權,並統治其土地;致使平埔族群曾反抗外來勢力,而於康熙38發生吞霄社事變。

  再者,嘉慶、道光時期(19世紀),原住民為躲避不同移民之間的分類械鬥等因素,多次族群大遷徙;從平原到山地、從西部到東部,而中部平埔族群也陸續遷徙,導致社群没落、文化消失。再加上與漢人通婚,於是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所以,現今道卡斯族已經高度漢化,而母語也改用臺灣閩南語,或客家話。而這就是造成我年紀雖不小,但却沒有在大甲聽過平埔族語的原因。

  歷史長河告訴我們,在清領之前整個臺灣幾乎都住著原住民(好像大家都知道??)所以作者筆下的大甲婦確實是位「番婦」,也就是原住民。本詩提到大甲婦的苦,第二聯,作者就告訴讀者,都是為了他的丈夫;一是「為夫饁餉為夫鋤」,除了送飯,還要下田幫忙鋤耕,第二是「為夫日日績麻縷」,辛勞織好的布匹,優先給「番丁」穿,也就是「番婦」的先生~「番丁橫肩勝綺羅」。

 

4-1-3平埔族織布.jpg

 

  以下二聯記錄織布過程:「績縷須淨亦須長,撚勻合線緊雙股」,是理線。「斲木虛中三尺圍,鑿開一道兩頭堵」,形容織布用的器具樣式規格。而「輕圓漫捲不支機,一任元黃雜成組。間彩頗似虹霓生,綻花疑落仙姬舞」,此二聯乃形容經過婦人輕巧的動作,很快地織成黑黃交雜,而中間穿插彩虹般顏色的布匹,而這匹布「綻花疑落仙姬舞」,有著仙人般跳舞的花紋。此四聯,形容番婦從理線到織好一匹顏色炫麗、花紋美妙的布。雖說這不是七言律詩,然而每聯都有對句與押韻,所以朗讀起來很有韻味。

  次段,筆者試將「吾聞」單獨一行,則下文有二聯的七言詩,以溯源織布歷史。相傳於西元前2700多年前,黃帝正妃西陵氏嫘祖,教導百姓養蠶、嫘絲,織造,所以詩言「利用前民有聖人,一器一名皆上古。況茲杼軸事機絲,制度周詳供黻黼。」而作者言及織布源流於中國上古後,再將時空拉回現前的番婦:「土番蠢爾本無知,制器伊誰遠近取。」其以中國清廷官員參將的眼光看待當地番人,似有貶意曰:「土番蠢爾本無知」,不知道是誰引進這織布機,是誰教他們織布。

  雖有貶,但也有褒,作者觀察大甲婦非常勤勞,「但得稍閒餘」即弓身軋軋織布匹。大甲婦「日計苦無多,月計有餘縷」的成果,竟然優先給男丁穿;而自己辛苦持家,還只是粗布衣,作者感到不忍,所以再以「大甲婦,一何苦」做結。其藉由大甲婦的日常:自身短布裋,饁餉為夫鋤,稍閒為夫日日績麻縷;表達了台灣原住民女性,將一心守護家園當做本份;作者,於首尾二問「一何若」,傳達了大甲婦自身的不覺苦~是天職。

 

 

 

4-2new北港.jpg

 

 北港進香詞,十二首之二

一路弄金獅,朝天拜母儀。

笙簫和北管,鼓角鬧西皮。

列陣匆匆去,排場遠遠隨。

首香期早奪,燈彩挂頭旗。

 

 

   話說大甲小孩對喧天鑼鼓是絲毫一點都沒有抵--抗--力--的,因為我們愛媽祖,媽祖愛我們。出門在外打拼的大甲人,一定比平常人多一個返鄉日,那就是媽祖起駕或回鑾日。大甲媽相傳是清雍正八年(1730)由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自湄洲媽祖祖廟奉請天上聖母神像來台,二年後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聖蹟靈驗,徵得林氏同意擇地興建小祠。清治時期,每十二年舉辦一次回湄州祖廟謁祖,但日治時期被禁止而停辦。後因牛販常至北港牛墟買賣牛隻,遂有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為,自此又有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觴。

  隨著政治大環境的嬗遞,無論是坐船、徒步,或者遶境進香七日以至現今的九天八夜,信徒的熱情都是相同的。大正15年(民國15年) 4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第4頁刊載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的記實報導:「大甲街鎮瀾宮十三日往北港進香,鑾駕歸來日,帽子團、巧聖團、大甲驛團、敢商團、雜貨團、吳服團、福州團、金銀綑工團熱心鼓舞,有藝閣獅陣、音樂隊、南管北管車鼓其外不計其數,各團用各色旗樣,燦耀奪目,自大甲以來未有此也,又舊曆二十三天妃誕,各團依例欲搶頭二三香,正行準備,頭香帽子團、二香巧聖團、三香大甲驛員及運送人結團,屆時定有一番盛況也!」其實,不管誰來當記者都可以寫的這麼熱鬧,包括此五言律詩作者林臥雲(1881-1965),是嘉義市第一位台籍西醫;其記錄的就是長長復長長,熱鬧又熱鬧的遶境活動。

 

4-6獅子.jpg 

 

  早期到北港進香,一路徒步貫穿台中、彰化、雲林,近20個鄉鎮,要長途跋涉三百多公里,所以作者言「一路弄金獅,朝天拜母儀。」這「朝天」即是指北港朝天宮的父母殿;因為又有一說,日治時期被禁渡海至湄州後,就往朝天宮進香,因為那裡建有林默娘的父母殿。而民國77年起,媽祖每年的遶境延長至嘉義的奉天宮。但是,無論大甲媽往東往西到那裡大家都開心,因為無不希望媽祖能路過家門口;除了早早備妥香案,等待「笙簫和北管,鼓角鬧西皮」之外,最期待的就是跪在路中央排成一長龍,等著「稜轎腳」,祈求消災添福好運到。而扛轎的轎班大哥,更是毫不吝嗇的給信眾壓轎金。我媽媽都是帶回放神桌上,這裡痛那裡痛的時候,她就會一柱馨香稟告大甲媽;然後拿一張燒成灰,加入熱開水沖泡來喝。這可是比現泡烏龍茶好喝,因為有加入大甲媽的愛心。

 

4-2-2.大甲媽祖.jpg

        大甲鎮瀾宮媽祖

 

  「列陣匆匆去,排場遠遠隨。」轎班的脚程都飛快,因為隨香參與的隊伍實在太長,如〈臺灣日日新報〉在90幾年前的報導就知道:頭香、貳香、參香,每一團為了展現他們天下無敵的虔敬之心,都聘請樂隊、藝閣、南北管、八家將、太子神童、金獅銀獅外加一條龍;因為他們都是還願或發願的,所以大家都要「搶」,而作者也是內行人,他用「奪」的--「首香期早奪,燈彩挂頭旗。」由此可知,大甲媽遶境進香為何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負盛名的廟會活動。

 

4-2-2神童.jpg

 

        

  整個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有十大典禮: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每一個典禮都有固定程序。而身為大甲人的願望,就是一生一定要和媽祖走上九天八夜。阿嬤75歲時,報名卡車隨香團,就是在卡車上有一個位置可以睡覺,而其他的洗澡、吃飯、喝水、上廁所,就全部仰賴沿途商家、信眾的歡喜接待;而三叔,70歲時徒步走了九天八夜,不會英文的他透過手機翻譯和外國觀光客打招呼,還Line照片給我們這些晚輩見識;而我那個從國中就在武術館學舞獅的弟弟,有一年趁著遶境隊伍堵在巷口,將一群閃亮亮的獅子,帶隊衝到我家樓上樓下"舞"得不亦樂乎;這種歡樂的淨屋儀式,讓阿嬤開心說了一整年。用震天嘎響的炮竹聲,熱情迎接我們的大甲媽是一定要的。年年期待,歲歲如是。

 

4-2-5-5三叔.jpg

 

 

 

 

【參考資訊】

1、維基百科:道上斯族: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5%8D%A1%E6%96%AF%E6%97%8F

2、維基百科:臺灣: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98.8E.E9.84.AD.E6.97.B6.E6.9C.9F

3、原住民族文獻: 歷史上的崩山社區: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9&id=760

4、大甲鎮瀾宮:http://www.dajiamazu.org.tw/

5、愛詩網:

   大甲婦: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387

   北港進香詞:http://ipoem.nmtl.gov.tw/Topmenu/Topmenu_PoemSearchOverViewContent?CatID=1584

 

 

arrow
arrow

    道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